语文疏漏近义词
疏漏解释
亦作“踈漏”。1.粗略错漏;疏忽缺失。《南齐书·王晏传》:“晏每以疎漏被上呵责,连称疾久之。”《旧唐书·李淳风传》:“今灵臺候仪,是魏代遗范,观其制度,疏漏实多。”明宋濂《进<元史>表》:“况往牒舛譌之已甚,而他书参考之无凭,虽竭忠勤,难逃疎漏。”茅盾《夜半偶记》:“偶然想起,率尔命笔,疏漏必多,聊供当事者参考而已。”2.轻率,不谨严。《法苑珠林》卷八引晋干宝《搜神记》:“后人怪问,漏泄其事;玉女...
疏漏近义词
- 随便suí biàn 1.随其所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若值巧人,随便採用,则无事不成。”宋曾巩《尚书比部员外郎李君墓志铭》:“他州皆强赋,民犹不足;君随便开诱,糶者悦。”明唐顺之《公移·牌二》:“其半荒州县,若有穷饥之人,听各随便移食设粥州县。”2.任意;不经心。《左传·隐公元年》“是以隐公立而奉之”唐孔颖达疏:“或言‘张本’,或言‘起本’,或言‘起’,检其上下,事同文异,疑杜随便而言也。”3.任何;无论...
- 粗放cū fàng 1.粗豪放纵。《北史·裴叔业传》:“絳弟远,字季云,性粗放无拘检,时人或谓之柳癲。”2.指以少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浅耕粗作。马南邨《燕山夜话·水上菜园》:“在北方,大部地区虽然人口不如南方的稠密,因而耕地的使用要比南方的粗放。”韩北屏《非洲夜会·沿着尼日尔河的旅行》:“马里的土地多,人口少,耕作方法粗放。”◎粗放cūfàng(1)[extensive]∶指粗耕粗...
- 松弛sōng chí 1.松散;不紧密。曹禺《雷雨》第一幕:“﹝鲁贵﹞神气萎缩,肿眼皮,嘴角松弛地垂下来。”理由《中年颂》:“她变得更加消瘦了,眼睑渐渐松弛。”王西彦《古屋》第三部六:“一个木桶,老旧了,木板松弛了,就要肢解开来。”2.舒放,不紧张。巴金《寒夜》二八:“他的母亲吐了一口气,紧张的心略微松弛。”叶圣陶《线下·一个青年》:“笑能化紧张为松弛;若把坚冰譬喻紧张的情状,那么一笑就是春温,坚冰碰到春温,就融化为涟...
- 马虎mǎ hǔ 1.草率,疏忽大意。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顾局长的脾气就是一点不肯马虎。”秦牧《艺海拾贝·广州城徽》:“虽然艺术是一个整体,不容对某一部分马虎从事,但这点道理却是和‘突出重点’的道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杨朔《万古青春》:“没有联络员,耳目眼睛都没有了,你别马虎大意。”2.勉强;将就。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一章:“此人跑过大城市,识得几个字,马虎念得一段报纸,被看作有学问的人。”草明《乘风破浪》四...
- 疏忽shū hū 亦作“疎忽”。1.忽略;不留意。清顾炎武《日知录·元史》:“《元史》之成,虽不出於一时一人,而宋(宋濂)王(王禕)二公与赵君(赵壎),亦难免於疏忽之咎矣。”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他只觉得这是一个关键,却因自己的疏忽而轻轻滑过了。”2.轻率;随便。清冯桂芬《潘母张太夫人墓志铭》:“刑官关係人命,勿恃律例熟,疏忽致貽悔。”清钮琇《觚賸·观人之法》:“盖人未有意气傲慢,举动疎忽,而能成大器、享大名...
- 粗疏cū shū 疏略;不精细。《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老儿禀性躁暴,举止粗疏,全不采人。”清洪昇《长生殿·复召》:“悔杀咱一剗儿粗疏,不解他十分的娇殢。”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语意之间好像笑着他们的粗疏。”心性疏略而不注意琐事。《三国志.卷一四.魏书.程昱传》:「以谨慎为粗疏,以謥詷为贤能。」
- 松驰
- 忽视hū shì 不重视;不注意。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仁智等殿宫》:“虽自命清流,忽视武英,不屑与称僚寀,而时论不谓然。”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独有必不可少之一事,较阴阳平仄为稍难,又不得因其难而忽视者。”秦牧《艺海拾贝·核心》:“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这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手段。”◎忽视hūshì[neglect;ignore;paynoregardto;failtor...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