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作文高二叙事作文:没有“异想”,哪来“天开”_1000字
上课时,老师问:“雪融化后会发生什么?”学生A在黑板上写“水”,学生B写“春”。多发散的思维啊!和同学A相比,同学B的回答要好得多。他没有用众所周知的答案“水”,而是开动脑筋,刻意创新,从融雪的自然现象中得出了新奇的答案“春”。我们有什么理由否定这样的回答?由此,我想到了成语“异想天开”。太棒了,这意味着这个想法非常离奇,含有贬义。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的思想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语言),也就是发明创造的源泉。不同的想法,是指敢于怀疑别人的怀疑,开拓新的道路,不陷入和谐的开拓创新。康德说:“独创性必须是天才的基本特征”。布莱克也说过,“打破常规的道路通向智慧的殿堂”。可见敢于“另辟蹊径”是值得肯定的。没有“奇思妙想”,怎么可能有“开放”的创举?纵观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并非如此。如果文字不是从沉重的竹片“邀请”到轻物“异想”,纸怎么可能发明?贝尔德如何制造出第一台没有在屏幕上显示图像的“幻想”的电视?同样,如果没有飞行空的“幻想”,莱特兄弟的飞机也永远不会上天!可以说,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都是建立在奇思妙想之上的。如果你不敢或不能异想天开,会发生什么?据一些统计,《外国名著家传(上)》提到的148人中,只有12人在大学文学系学习过。在近几年我国400名新成名的科技人才中,只有43%的人在大学就读,类似的现象在国内外都很普遍。爱因斯坦曾就这一现象提出过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一些重要的科学思想往往是人们在没有经过任何系统教育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在我看来,恐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往往迷信权威,思维方式往往受制于传统思维方式,无法或不敢“另辟蹊径”;但是,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人,因为脑子里没有多少条条框框,可以大胆探索创新,所以容易“幻想”,获得“开放”的创举。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你不敢“另辟蹊径”,那么发明创造的希望是多么渺茫啊!今天,改革的浪潮冲击着古老的中国,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需要的是敢于搞怪、敢于打破陈规、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无论是投身科研还是社会工作,都要敢于进取,异想天开。但是怎样才能培养出那种有异想天开精神的人呢?以学校教育为例,作为教师,要革除“满堂灌”、“填鸭式”的旧教学方法,不要只告诉学生答案是“水”,不要不求人就杀,用自己的理解去约束学生;相反,我们应该鼓励那些好奇心强、能提出新奇问题的学生,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寻求新奇。作为学生,要乐于动脑,敢于质疑,不迷信书本和老师。列宁说过,异想天开是一种极其宝贵的品质。希望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奇思妙想中勇往直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