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割据称雄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割据称雄的意思及解释,第1张

形容成语割据称雄的意思及解释,形容成语割据称雄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割据称雄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大全,第2张

三国里的,袁氏兄弟,和孙坚,他们是汉朝时的什么,最后为什么会割据称雄?如果是官员不是只有姓刘的人才

他们是名门望族,有关系人脉,有财产,世代当官,有实知力才会这样。孙坚和袁氏不一道样,他是小官子女,靠能力起家的,少年时剿匪,很有智勇,一直发展,讨董卓他最能打,华熊也是他斩的版。袁氏四世三公就是权四代人都是国务院副总理,很有实力吧。

三国时代,为什么会形成英雄割据的鼎足局面?

汉家羸弱,黄巾发难,群雄并起百,手握兵权,割据称雄,占地为王,吞并纷争,终成鼎度势.

三国建立前的东知汉末年是英雄造时势(群雄割据造成道时局动荡),三国建立后(三国称帝)是时势造英雄,纷争渐缓内,互相牵容制,司马终于一统三国,成就帝业.

我觉得更彻底的原因是东汉当时地方政府军政一体。就是说一个地方的军事政治权利都在一个人来手里。所以一旦中央政府镇不住了,各地的一把手自然会拥兵自重了。我还觉得是时势造英雄。因为历史是发展的,而照成历史发展方向的原因是必然的。比如没有东汉未年天下大乱的源局面。曹操就是一个宦官的儿子,顶多搞个小官当当。而刘老哥就是一个和皇帝八杆子打不早的亲戚,继续卖他的草鞋好了。再比如知如果国民党好好的,没有倒行逆施,毛泽东会去推翻他吗。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局面就道会出现一个英雄来,即使没有毛泽东,也会有张三,李四站出来的。只不过可能历史的进程会因为没有那些杰出英雄而推迟几年。

形容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的词语有哪些?

【乘高居险】chénggāojūxiǎn:居:占据。占据高峻、险要的地势。

【蜂房蚁穴】?fēngfángyǐxué?:比喻各自占据一方。

【蜂窠蚁穴】?fēngkēyǐxué:比喻占据的地方极为窄小,借以对偏安一隅的地方势力的蔑称。

【负嵎依险】?fùyúyīxiǎn:负、依:依靠,凭借;嵎:山弯;阻:险阻地带。指作战时占据有利地形。

【割据称雄】gējùchēngxióng:割据:割地占据。以武力割占部分地区,在一国之内形成对抗的局面,以称雄一方。

【割据一方】gèbàyīfāng:割据:割地占据。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与中央政权对立。

【各霸一方】gèbàyīfāng:各:各自;霸:强横占据。指凭借势力各自称霸一个地方。

【苟安一隅】gǒuānyīyú: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画苑冠冕】huàyàunguānmiǎn:苑:会聚的地方,多指学术、艺术的集中处;冠冕:皇冠帝冕,比喻第一。在美术界占据第一流的地位。

【鸡栖凤巢】jīqīfèngcháo:栖:居住。鸡住在凤凰的窝里。比喻才德卑下的人占据高位。

七国称雄是什么时候的事件

七国称雄指战国时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并存及互相兼并的一段历史。

战国处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广大奴隶和

平民起义风起云涌,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呈现天下大乱的形势。这期间,

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他们侵伐

小国,互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历史上称这七个大国为“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254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

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

魏军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逼近赵都邯郸。在这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赵成侯忙

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帅,出兵救赵。孙膑说:要想解

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劝解两个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

解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造成敌人的后顾之忧。田忌接受

孙膑的意见,领兵杀向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听说大梁吃紧,领兵回救,星夜赶路。孙膑、

田忌将齐军埋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静等魏军前来决战。魏军长途行军,疲于

奔命,人困马乏。双方一经交战,魏军全线崩溃,齐军获得全胜。这就是以“围魏救赵”

的战法著名于世的“桂陵之战”。

事隔不久,魏国联合韩国打败齐国,挽回了败局。魏国在中原又成为第一强国。公

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派田忌、孙膑率军解救韩国。孙

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齐军佯败后退,第一天留下了10万人做饭的锅灶,

第二天减少到5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人的锅灶。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穷追

不舍。这时,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等庞涓带兵追到马陵,孙膑一声令下,齐军金鼓齐

鸣,万箭齐发,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此

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

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进入了齐、秦争强时

期。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这时,东方的齐国与秦国旗鼓相当,双方在不断兼并周围弱国、扩大势力范围的同

时,又进行着所谓“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合纵”就是指弱国联合起来,阻

止强国进行兼并。

“连横”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实际上“合纵”和“连横”都是争取

暂时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进一步兼并土地,扩张领土。

齐、秦斗争的焦点在于争取楚国。楚国的国力开始很弱。

战国初期,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国势富强,一举打败了魏国并出兵

伐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吴起的新法被废除,楚国一天天走下坡路。楚怀王在

位时,秦国派张仪入楚鼓吹“连横”,劝楚绝齐从秦,并口头许愿,以归还楚国商於

(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600里地方为代价。楚怀王信以为真,就和齐国断交。当楚国

派人向秦国讨取土地,秦相张仪狡猾地说:“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没听说是六百里。”

楚怀王十分恼火,发兵攻秦。结果吃了败仗,楚兵被杀800人,楚将屈匄被俘,汉

中地方被案国占去。楚怀王又调动所有兵力与秦军战于蓝田。魏国乘楚国空虚,袭击楚

国。齐国却不支援楚国。楚国吃了大亏,从此一蹶不振。

这时,秦齐斗争趋于白热化。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赵、中山等五国联军攻

入函谷关。秦国被迫退还夺去韩、魏的一些地方,五国才退了兵。齐国成为关东各国的

盟主。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湣王为东帝,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拉拢齐国,

破坏了关东的“合纵”联盟。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宋国,一时威势很盛,引起各国的不安。秦国联合了燕、

楚、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于公元前284年,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

燕国自昭王即位后,招纳贤能,任用乐毅为将,决心报齐国入侵之仇。这时,趁势攻下

齐的国都临淄,连下70余城,并入燕国版图。后来,齐将田单利用燕国内部矛盾,驱逐

燕军,收复了失地。然而,齐国已经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秦国在“合纵”斗争中削弱了齐国,开始向东方大发展。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楚国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迁国都于

陈(河南淮阳),秦国夺得巫郡和黔中郡。楚又迁都到寿春。楚国更加削弱了。

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上党郡,郡守投降赵国。赵国派著名大将

廉颇率大军镇守长平(山西高平),筑垒坚守,以逸待劳,与秦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

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行施“反间计”,散布廉颇坏话。赵王信以为真,就派那个只

会“纸上谈兵的”的赵括替换廉颇。赵括骄傲轻敌,一到前线,下令倾巢出击。秦将白

起采取了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的战术,迫使赵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作战。在一次突围

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40万大军被俘,白起把他们全部活埋。

秦军乘胜前进,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派晋鄙率兵救赵。因怕秦军,半

路上逗留观望。公元前257年,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盗出魏王的虎符,假传军令,挑选8

万精兵援救赵国。同时,楚国援军赶到,联合打败秦军,解除邯郸之围。这就是“信陵

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事件。

秦国虽然暂受挫败,但实力雄厚,六国没有一个能单独抗秦。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

完全成熟了。

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

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割据混战的局面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根本原因

2.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力量转变是导致民国时期军阀战争的外在动力

3.民国时期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变革是导致军阀混战的内在原因

[1]当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西方资本主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壮大,不断向外寻求其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和资源,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争夺和瓜分利益的表现。特别是当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社会之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争夺殖民地的政策之间显得格格不入,这成为中国近代军阀战争的根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各路军阀在西方帝国主义以及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和鼓动下,成为西方帝国主义争夺土地、资源、市场、人力等各方面利益的打手和工具,相互之间混战不断。由此可见,民国时期的军阀之间混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的矛盾。

[2]上个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各国力量之间的对比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这一巨大转变也在影响着当时的中国社会。这是因为,一战后西方帝国主义在华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要变化,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清政府统治被推翻之后在中央统治层面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代言人。于是,他们只能开始重新寻找和建立地方上的代言人,向各路军阀提供政治和军事的大力扶持,导致各军阀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为了各自的利益西方帝国主义与民国军阀相互抱团、相互利用,在中国大地上逐步形成了“分而治之”的政治军事格局。而在这一过程中,在西方帝国主义的支持和鼓动下各路军阀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而相互争斗,导致民国时期军阀之间的混战不断。由此可见,西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权力和地位的转变,是导致当时军阀混战非常重要的外在动力。

[3]一方面,在政治形势上,1916年旧军阀的代表性人物袁世凯死后中国国内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北洋军内部的派系斗争愈演愈烈,导致一时间没有人能够掌控整个政治形势。在这一国内形势下上,各地方拥有一定军事实力的人物纷纷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求保存自己的政治利益。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方面上,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笼罩下的中国社会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在这一背景下,地方经济在各自的辖区内就可以得到不断的发展动力,这就为民国时期各路军阀的割据一方、自成派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撑。20世纪初期,在自然经济下发展起来的地主和乡绅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资源和市场不受外来经济的入侵已经民国政府的掠夺,于是不断扶植当地有军事实力的军事集团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的大力支持成为民国时期军阀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而在得到一定的发展之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军阀之间就开始了此起彼伏的战乱。

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开始,中国进入了军阀统治时代。各地军阀割据称雄,其中比较强大的主要有冯国璋的直系(直隶),段祺瑞的皖系(安徽)。皖系掌握着北洋政府的实权,但是直系势力强大,对于皖系企图武力统一的行为做壁上观,随着外国列强的幕后策动,直皖之间最终爆发了以直系为首,拉拢各地军阀共同讨伐皖系的直皖战争。在这个过程中奉系本来应该是直系的小兄弟,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逐渐成为了颇具实力的东北军阀。

直皖战争后直系控制了政府,开始了对奉系的打压。而奉系获得了政治优势地位后开始借助日本压迫直系。最终导致直系对奉系进行威胁,而奉系则联合广东的孙中山开始北伐,直奉战争正式开始。最终结果是直系取得了胜利,奉系割据东北自制,而孙中山的北伐最终也没有成功,直系再一次控制了政权。

直系的军事胜利却不能掩盖其在政治、经济、民生方面的乱象,以及列强的傀儡地位。直系的内部分裂导致大批地区割据自治,军阀割据情况再次出现。

这种情况在后面的日子里长久存在。而要说真正的铲平了军阀割据还是要算到老蒋的头上。随着国民政府中央军不断的吸收和弹压各地大小军阀,以及最终东北军易帜,军阀割据时代才可以算真正的结束。但是在此后军阀派系势力在国民军中依然根深蒂固,甚至可以说是导致国军在日后军政流年不利的根本因素之一。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统治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结束统治。

第二,晚清新军和革命政党来成为军阀首领或者军阀头目的幕僚的培源育摇篮。

三,中国社会危机严重。政治上,阶级矛盾尖锐,中央权威急剧下降,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丧失,中央政府对地方百的调控能力大大削弱。

第四,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势力不断扩张。随着欧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转变,其对中国的侵略也逐渐由政治侵略得同时也度向经济渗透演变。

从春秋到战国诸侯们只是为了争霸称雄而互战吗?没有改朝和换代的野心吗?

有啊

1、771年、姬宜臼、东周

2、听从号令

3、扩张势力、兼并土地

4、的变法、任用管仲由内政、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变法改革

5、齐桓公、大会于葵丘

6、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

7、城濮大战

8、大的诸侯国

9、赵、魏、韩

10、齐

11、韩魏新郑、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12、长平

影响:争夺土地和人口而展开的兼并战争,使各国的新兴抵住阶级推动各国的变法运动,促进新的封建制在各诸侯国中确立起来。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齐桓公是公元前685年即位的。他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由于齐桓公率兵击退戎族、狄族的进攻,又率齐、鲁、宋等八国之师破蔡伐楚,阻止楚军北进,他的威信由此大增。公元前651年,他大会诸侯于葵臣(今河南考城),订立盟约,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成于率领楚、郑、陈等园军队围攻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宋国派人到晋国求救。晋文公采纳了部下的正确意见。争取了齐国和秦国参战,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后,又改善了晋同曹、卫的关系,孤立了楚国。这时,楚国令尹(官名,相当于宰相)子玉大怒,发兵进攻晋军。

晋文公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便选择战机,命令部队向后撤退九十里。古代军队行军三十里叫做一舍,九十里就是三舍。晋军“退避三舍”,后撤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省憋县)。城濮离晋国比较近,补给供应很方便,又便于会合齐、秦、宋等盟国军队,集中兵力。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两军开始决战。晋军诱敌深入,楚军陷入重围,全部被歼。城濮之战创造了在军事上先退让一步,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此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宏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

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秦国也强大起来。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便向西吞并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韩非子·十过篇》)。

以后,吴国、越国相继强大,争霸于东南。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进攻越国,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迫使越国屈服。接着又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附近)与诸侯会盟,争得了霸权。越王勾践自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经过几十年努力,转弱为强,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膝县),成为霸主。

诸侯大国争霸,说明了周朝王权的削弱。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以后,周朝王室更加衰微。从前是天子统帅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现在这些权力都落到诸侯手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扎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于“陪臣执国命”。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起来夺权了。周朝奴隶制处于“礼坏乐崩”的境地。

作为霸主,一本国经济要发达,二实力(指军事)强大。而且对于霸主本身也要有一定的魄力。宋襄公无才无能,不是名副其实的霸主。

对于秦穆公来说,他可以说是作为一个外邦少数民族的首领,按理就排不上“五霸”之一。毕竟地处西方边陲之地。战国七雄是指中国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盛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最强实力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魏、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家称作“战国七雄”,按各国所在的方位可以这样来记: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在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六国均在其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历史

[编辑本段]

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其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齐国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但战国初期,齐实力暂时弱于三晋。楚国虽向东方略地扩展,但其北上与三晋争夺郑却遭受失败。越国灭吴后曾强盛一时,进入战国后因长期内乱,势衰。

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阶段

[编辑本段]

战国时期的254年,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较早地实行了社会改革,使魏国成为最先强盛的国家。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进攻赵国。魏军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很快逼近赵都邯郸。在这形势危急的情况下,赵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帅,出兵救赵。孙膑说:要想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劝解两个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参加进去打。派兵解围,应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避实击虚的策略,造成敌人的后顾之忧。田忌接受孙膑的意见,领兵杀向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听说大梁吃紧,领兵回救,星夜赶路。孙膑、田忌将齐军埋伏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静等魏军前来决战。魏军长途行军,疲于奔命,人困马乏。双方一经交战,魏军全线崩溃,齐军获得全胜。这就是以“围魏救赵”的战法著名于世的“桂陵之战”。

事隔不久,魏国联合韩国打败齐国,挽回了败局。魏国在中原又成为第一强国。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仍派田忌、孙膑率军解救韩国。孙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齐军佯败后退,第一天留下了10万人做饭的锅灶,第二天减少到5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少到3万人的锅灶。庞涓以为齐军逃亡严重,穷追不舍。这时,孙膑在马陵设下埋伏,等庞涓带兵追到马陵,孙膑一声令下,齐军金鼓齐鸣,万箭齐发,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此后,魏惠王和齐威王会盟徐州,双方妥协,均分东方的霸权地位。

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进入了齐、秦争强时期。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这时,东方的齐国与秦国旗鼓相当,双方在不断兼并周围弱国、扩大势力范围的同时,又进行着所谓“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合纵”就是指弱国联合起来,阻止强国进行兼并。“连横”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实际上“合纵”和“连横”都是争取暂时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进一步兼并土地,扩张领土。

齐秦斗争的焦点在于争取楚国。楚国的国力开始很弱。

战国初期,楚悼王任用吴起为令尹,实行变法,国势富强,一举打败了魏国并出兵伐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吴起的新法被废除,楚国一天天走下坡路。楚怀王在位时,秦国派张仪入楚鼓吹“连横”,劝楚绝齐从秦,并口头许愿,以归还楚国商於(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600里地方为代价。楚怀王信以为真,就和齐国断交。当楚国派人向秦国讨取土地,秦相张仪狡猾地说:“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没听说是六百里。”楚怀王十分恼火,发兵攻秦。结果吃了败仗,楚兵被杀800人,楚将屈匄被俘,汉中地方被案国占去。楚怀王又调动所有兵力与秦军战于蓝田。魏国乘楚国空虚,袭击楚国。齐国却不支援楚国。楚国吃了大亏,从此一蹶不振。

这时,秦齐斗争趋于白热化。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赵、中山等五国联军攻入函谷关。秦国被迫退还夺去韩、魏的一些地方,五国才退了兵。齐国成为关东各国的盟主。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称西帝,尊齐愍王为东帝,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拉拢齐国,破坏了关东的“合纵”联盟。

公元前286年,齐国灭掉宋国,一时威势很盛,引起各国的不安。秦国联合了燕、楚、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于公元前284年,在济西(今山东聊城南)大败齐军。燕国自昭王即位后,招纳贤能,任用乐毅为将,决心报齐国入侵之仇。这时,趁势攻下齐的国都临淄,连下七十余城,并入燕国版图。后来,齐将田单利用燕国内部矛盾,驱逐燕军,收复了失地。然而,齐国已经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秦国在“合纵”斗争中削弱了齐国,开始向东方大发展。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楚国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迁国都于陈(河南淮阳),秦国夺得巫郡和黔中郡。楚又迁都到寿春。楚国更加削弱了。

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上党郡,郡守投降赵国。赵国派著名大将廉颇率大军镇守长平(山西高平),筑垒坚守,以逸待劳,与秦军相持三年,不分胜负。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行施“反间计”,散布廉颇坏话。赵王信以为真,就派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的赵括替换廉颇。赵括骄傲轻敌,一到前线,下令倾巢出击。秦将白起采取了诱敌深入、迂回包抄的战术,迫使赵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作战。在一次突围中,赵括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国40万大军被俘,白起把他们全部活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秦军乘胜前进,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魏派晋鄙率兵救赵。因怕秦军,半路上逗留观望。公元前257年,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盗出魏王的虎符,假传军令,挑选八万精兵援救赵国。同时,楚国援军赶到,联合打败秦军,解除邯郸之围。这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事件。

秦国虽然暂受挫败,但实力雄厚,六国没有一个能单独抗秦。秦国统一六国的形势完全成熟了。

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诸侯王介绍

[编辑本段]

秦始皇,是姓赢的后裔,始姓赢,名政,据史记记载,他当时叫赢政

秦昭襄王(公元前324——前251年),秦武王之异母弟,名则,一名稷,战国时秦国的国君,公元前306年至公元前251年在位。初由其母宣太后当权,外戚魏冉为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魏冉举白起为将,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的河东和南阳、楚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公元前266年,昭王听信魏人范雎的话,夺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相,改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公元前256年又灭亡东周,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齐威王,名田因齐,公元前356年,父田齐桓公去世后即位,至公元前319年,在位37年。

战国时的燕国,王是姬哙

韩国王是韩昭侯

赵国王是赵敬侯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

秦孝公(前382-前338)

前361年即位,在位24年

秦孝公赢渠梁,秦献公子,即位时秦国比较落后,遭东方各国歧视,他任用卫鞅为相,实行变法,即“商鞅变法”,鼓励生产,论功行赏,实行连坐法等,大大加速了秦国废除奴隶制的过程,国力提高很快,秦孝公死于前338年,时年45岁。他死后商鞅被杀,但变法的成果被继承下来,秦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齐威王(-前320)

前356年即位,在位36年

齐威王田因齐,齐国国王本是姜姓,是姜子牙的后人,齐威王的祖父废掉齐王,自立为齐国主,齐威王即位时已三世。他很注意选拔人才,用孙膑为军事,两次大败魏军,并在马陵射杀魏将庞涓,从此魏国一蹶不振。齐威王还从谏如流,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就是齐威王。他在位36年,死于前320年。

魏惠王(-前319)

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魏惠王魏茔,魏武侯子。即位时魏国是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败于齐国,开始衰弱,他死于前319年。

燕昭王(-前279)

前311即位,在位32年

燕昭王姬职,周召公三十八代孙。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最小,屡次败于齐国,燕昭王发誓报仇,他以重金求贤才,招到乐毅等人,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韩,魏诸国大举伐齐,大败齐军,陷齐城七十余。燕昭王死于前279年。

赵武灵王(-前295)

前325即位,在位27年

赵武灵王赵雍。赵国是经“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即位时屡受匈奴侵扰,他进行改革,“胡服骑射”,奖励耕战,国力日强,前298年,他让位与儿子何,后因内乱死于沙丘宫中,赵国大乱。

1、771年、姬宜臼、东周

2、听从号令百

3、扩张势力、兼并土地

4、的变法、任用管仲由内政、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变法改革

5、齐桓公度、大内会于葵丘

6、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

7、城濮大战

8、大的诸侯国

9、赵、魏、韩

10、齐

11、韩魏新郑、桂容陵之战、马陵之战

12、长平


阿哇教育-瑞文网-经典美文-优美散文-励志正能量实用好文 » 形容成语割据称雄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