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不宣而战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不宣而战的意思及解释,第1张

不宣而战是什么?

当里根宣布“星球大战”计划后,人们只是惊叹它的想象力之丰富,工程之宏大,乃至徒增几分复杂的情感。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普遍认为“星球大战”真正开战是下一辈子的事情了。

其实不然,早在美国SDI之前,世界上的另一个超级大国——前苏联,就不声不响地干着与“星球大战”相当的事情——苏联“战略防御计划”,这个计划早在60年代就已开始,而且比美国的还要早,还要大,只是保密工作做得好,不宣传,不声张罢了。前苏联的这项计划已埋头秘密地进行了多年,并且在航天技术、计算机传感技术、激光武器技术,空间反卫技术等领先美国。如激光研究计划,仅参加这项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有1万多名,还有6个重大研究试验场和研究中心。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联解体后,于1992年底才第一次向记者开放的萨雷沙甘导弹试验中心。这是苏联,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原型激光武器系统的诞生地。苏联在70年代中期就已经拥有用于反卫星的激光炮。这种激光炮通常作用于四种方式:一是完全摧毁卫星;二是干扰或破坏其光电系统而使之失效;三是推动卫星,使之在空间翻滚,天线、太阳能电力系统失灵;四是用强大的X激光束照射星体,使敌卫星产生静电现象,破坏卫星的电子设备。

上述反卫激光武器系统,有陆基的,也有天基的1975年11月,苏军用试验陆基激光武器,曾将美国飞抵西伯利亚上空监视苏联导弹发射场的预警卫星和侦察卫星打“瞎”,顷刻使这两颗卫星报废。这是有史以来首次有记载的太空作战成功的战例。1981年3月中旬,苏联一颗“宇宙杀伤者卫星”,装载的高能激光武器,使美国一颗卫星中的照相、红外和电子设备完全失效。据报道,前苏联萨雷沙甘试验场上的双管激光器,其中有两台能摧毁375~560公里轨道上的卫星,能使2700公里高度的太阳能电池板损坏,能使36000公里高度的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太阳电池板遭受电光损伤。在独联体塔吉克共和国努克列水库附近一座高山上修建的激光站,已被美国卫星摄下了照片。前苏联还在其他几个试验场上试验激光武器,这种双管激光器可以射到1200公里的高度,可摧毁中轨道上的卫星的太阳能配电盘和光电传感设备。这些激光武器虎视耽耽,一有战事,必是横扫太空的一把利剑。所以说,“星球大战”早露端倪,只是打与挨打的双方各有鬼胎,秘而不宣而已。

不宣而战和宣战有区别吗

在大部分的民主国家,须立法部门通过后方可进行宣战。美国宪法只说明“国会有权力……宣告战争……”,而没有提及宣战声明的形式,故一些人认为经国会通过并授权的军事行为是“宣战声明”。这个概念并无在美国法律制度中证实,荣·保罗和一些人则争论明确的宣战声明实际上是宪法要求。

联合国参与韩战后,很多民主国家把他们的战争行为标签成其他东西,如“军事行动”或“武装回应”,例如在美国参与越南战争时。法国和一些国家的军事制度包括很多殖民地,他们以警卫行动来干涉其前殖民地的事务,因为它们不能被视为“国际纷争”。

不宣而战是一种归避宪法对宣战者的保护,同时避免受到战争法的规限。不使用“战争”字眼似乎更符合公共关系。故此,政府多数不再发表宣战声明,改为委婉地称其行动为“警卫行动”和“获授权使用军队”。未经宣战的战争。1907年《战争开始公约》第1条规定:“缔约各国承认,除非有预先的和明确无误的警告,彼此间不应开始敌对行为。警告的形式应是说明理由的宣战声明或是有条件宣战的最后通牒”。按照这条规定,不宣而战在法律上是非法的。

但是,在事实上,不宣而战是经常发生的。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的共同第2条规定:“于平时应予实施之各项规定之外,本公约适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缔约国间所发生之一切经过宣战的战争或任何其他武装冲实,即使其一国不承认有战争状态”。这条规定承认“有战争状态”,并承认不宣而战的事实上的存在。现在,由于战争被视为非法而代以武装冲突,因而,是否有战争宣告就不成为主要问题了。

有不宣而战,那又没有宣而不战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从1939年9月当德军进攻波兰时到1940年5月德国真正进攻法国之间,西线那里没有发生什么战事。几乎没有放过一枪。

德国的老百姓开始把这种战争叫做“静坐战”。而在西方,人们也很快就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假战争”(phonywar)。正如那位英国将军J·F·C·富勒所说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法国陆军,对峙的不过26个德国师,却躲在钢骨水泥的工事背后静静地坐着,眼看着一个唐·吉诃德式的英勇的盟国被人消灭了。”

对西线的静坐战这种情况,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将军则认为法国“多半不会”采取攻势。他得出的结论是,法国方面会继续采取守势。

那天晚上,他记下了勃劳希契那天下午同希特勒商谈的结果。

西方的动向尚不清楚。从某些迹象来看,没有真想打仗的意图……法国内阁缺乏果敢的气魄。英国方面也开始透露出在进行清醒考虑的迹象。

过了两天,希特勒发出了第三号作战指令,命令作好准备,让德国陆空军部队从波兰调往西线。但是不一定就打。指令规定“即使在英国……和法国迟疑地启衅之后,我军地面部队或我方飞机每次越过西部国境,以及对于英国的每一次空袭,都必须有我的明确命令。”

战前,法国和英国对波兰作过什么保证?在它一旦受到攻击时,它们将是怎样做?

英国的保证是泛泛的一般性的。但法国的保证却是明确无误的。1939年5月19日签定的法波军事协定对此曾有明文规定。该条约载明,法国方面将“在总动员令下达后不出3天的时间内逐步对有限目标发动攻势”。如今总动员令已在9月1日宣布。条约还进一步规定,“一旦德国以主力进攻波兰,法国将从法国总动员开始后第15天起,以其主力部队对德国发动攻势”。当波兰副参谋总长雅克林兹上校问到法国能够派出多少部队参加这一大规模的进攻时,甘末林将军曾经告诉他,法国届时大约可以派出35个到38个师。

但是1939年8月23日,当德国对波兰的进攻眼看就要爆发的时候,那位胆怯的法国统帅却告诉他的政府说:“要到大概不到两年以后……1941-1942年之间”他才可能发动一场真正的攻势,他还说,这是假定到那个时候法国能得到“英国部队和美国装备的帮助”。

的确,在战争一开始的几个星期内,英国能派到法国去的部队确实是少得可怜的。一直到了10月11日,波兰战事已经结束了3个星期以后,英国才派了4个师——15800人——到法国去。丘吉尔称之为“象征性的帮助”。富勒指出,直到12月9日英国方面才第一次有了伤亡——有一个外出巡逻的班长被击毙。富勒说:“自从莫利内拉和扎戈那拉之战以来还未见过这样不流血的战争。”

后来当那些德国将领们在纽伦堡法庭上追溯往事的时候,一致认为波兰战役期间西方国家没有在西线发动进攻,是错过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那么,在西线对德军具有压倒优势的法军(最初的2个英国师直到10月初才部署好),为什么没有像甘末林将军和法国政府以书面保证的那样对德国发动进攻从而牵别住德军对波兰的进攻呢?

具体说来原因还不少:首先是法国最高统帅部、政府和人民当中的失败主义情绪;其次是法国人对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伤亡惨重、元气大伤记忆犹新,他们决心只要能够避免就一定要避免再遭受这样一场杀戮;第三,直到9月中旬,波兰军队的惨败使他们感到德国人不久就有可能把优势兵力调往西线,从而把法国最初取得的一点进展一扫而空;还有就是对于德国武器和空中优势的恐惧心理。真的,法国政府从一开始就坚决要求英国空军不去轰炸德国境内的目标,是生怕法国工厂会遭受到报复性的打击,殊不知对德国的工业中心鲁尔如果进行全力轰炸,很可能会使德国遭到致命打击。许多德国将领后来承认,这是他们在9月间最担心的一件事。

从根本原因上来说,对于法国为什么没有在9月间对德国发动进攻这个问题,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话可能是最好的解答。他写道,“这场战争实际上早在几年以前就已经输掉了。”1938年在慕尼黑的时候,1936年在德国重新占领莱因兰的时候,以及1935年在希特勒悍然不顾凡尔赛条约宣布实行征兵制的时候,就输掉了。由于盟国方面几次可悲地畏缩逡巡,如今就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可是巴黎和伦敦却仿佛以为静坐不动就可能把那笔债躲过去似的。

法军的“静坐战”,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一大怪事。静坐不是办法,甚至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警惕啊,人们!

但是一般来说,宣了战就一定会打的,除了少数几个列子....

跟国际发应该没什么关系,我想.但是你如果宣而不战.那就铁定的成了笑柄了~


阿哇教育-瑞文网-经典美文-优美散文-励志正能量实用好文 » 形容成语不宣而战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