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急功近利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急功近利的意思及解释,第1张

形容成语急功近利的意思及解释,形容成语急功近利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急功近利的意思及解释 成语大全,第2张

急功近利的好处是什么

要说急功近利的“好处”,这个得分开来看,即“急功”和“近利”。

所谓“近利”也就是(缺乏抄长远的眼光,继而只)贪图或看重眼前的成效或利益。这个无论是对于某个个人还是组织,都是没有任何好处可言的。而“急功”,也就是急于求成,急切的盼望成功。这个虽然多半也是不好的(比如越是急切的盼望成功,越可能因为操之过急而遭遇失败),但有着盼望成功的心理,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谁都不想做一个失败者(或者是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再者,期盼成功就意味着你会为了取得成功而去努力(就这一点而言,至少就比那些甘心平庸,又zd或者是只想坐享其成的人好得多!~),只不过你努力的方向有偏差,又或者是准备得不充分罢了~

急功近利是什么意思,有谁可以解释一下

急功近利意思是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译文】:仁人的正的道路不谋求利益,谋求道理不急于功名利禄。

【近义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操之过急、好高骛远

扩展资料:

急功近利近义词

1、急于求成

【解释】: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译文】:二都督说:急着要取得成功不能动手!

2、拔苗助长

【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自】:孟子·春秋《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茫茫然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病了,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急忙跑去看的,禾苗已全部于死了。

3、操之过急

【解释】: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自】:班固·东汉《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遂要崤阸,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也。”

【译文】:就要晴险,因为打败了秦国的军队,匹马标新立异轮没有谋反的人,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词目急功近百利

发音jígōngjìnlì

释义功:成功;度近:眼前的。急于求成问,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处答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内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容其功。”

急功近利

jígōngjìnlì

〖解释〗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知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处〗汉·道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回修其理不急其功。”

〖示例〗而~答,不避声色,则阳明学为厉阶。★章炳麟《答梦庵》

为什么做事不要急功近利?

急迫地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长远影响;追求眼前的屈屈小利,而不顾全局的根本利益,这都称之为急功近利。

古语讲,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是成就大事业的绊脚石。

急功近利者,一定是戴着功利名位近视眼镜的目光短浅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闻到了芝麻的香,而忘却了西瓜的甜。只看到目前的境况,只看到暂时的贫富盈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急功近利者一贯的行为方式。为了治好头而不顾脚,为了治好脚又可以不顾头了。为了摆脱眼前的状况,可以不顾未来的利益,为了求得一时的痛快,而以长远的痛苦为砝码。其实这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你如果患上了急功近利的毛病,就一定心胸狭窄,胸无大志,总是盲从世俗,脑袋长在人家的脖子上。别人说军人时髦,你便想法穿上军装。别人说文凭重要,你便马上去混文凭。别人下海捞钱去了,你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马上削尖脑袋下海去。

你根本不管人何以为人。什么人格啦,德行啦,人生境界啦,品行操守啦,灵魂啦,优美啦,在你看来一钱不值。你以为人生在世唯吃好穿好玩好乐好便就是好,就是实在,就是价值。于是,为了达到吃穿玩乐之好,你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出卖灵魂。

然而这世间的事情也真怪,越是急功近利者越不容易得到功利,没有一个不顾廉耻、出卖灵魂的人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

无论什么样的急功近利者,总是瞪着一对贪得无厌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名利二字。然而名利之对于你好似一个西方哲学家打过的一个比喻一样,如同吊在车把面前的一块肉对于拉着车的车夫一样。车夫总想抓住那块肉,却总是抓不到。无论你把车拉得多么快,那块肉始终在你的车把前面,始终抓不到你手中。你成天绞尽脑汁,时刻伺机投机取巧,而且忙忙碌碌、大汗淋漓、辛辛苦苦,到头来仍然一无所有。你仍然功未成、名未就、利未得。

大凡急功近利者,虽与好高骛远者殊途,却同归。同归于二:一同于一事无成,二同于无幸福可言,只有空忙一场。急功近利者不可能成就什么事业,因为你本来就没有什么长远追求,没有成就什么事业的志向,你的全部精力,全部时间和全部生命都无形地消失在你的短期行为之中,消失在你虚浮浅薄的劳作之中。你也许一时得利,可是你付出得太多,得到的终归微不足道。而且你活得太累。所以,你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难道快乐和幸福首先不是一种心灵的优美和灵魂的安泰吗?

——所有急功近利者,尤论年轻人的急躁、中年人的急进、老年人的急迫,莫不如此:无功无利无幸福。

可见,孔圣人没说错:欲速则不达。

为什么要急功近利呢?

产生对功利的急迫心理,说到底是没有通达生命的根本之道和根本之理。你认为人生中最大的事就是捞名挣钱,最高的人生幸福就是拥有名气钞票。却不知我们来到世间,我们自己的躯体不该被自己的心所奴役,我们的心也不该总是奴役着我们自己的身子。自之身成了自之心的奴隶,这身子就太无价值了。自之心总是缚着自之身,这心也太狭隘。在名利面前超脱一点,淡薄一点,不就轻装上阵了吗?轻装上阵的人无其心理负担,无其思想包袱,在奔赴成功的路上,跑得反而比别人更快。让我们的灵魂释然安然,这比什么都强。获得自由健康的身心,充分发挥我们内心的最高的力量,展示我们最美善的天性,这难道不是我们人生最重大的事情吗?

假使我们能够跳开眼前名利诱惑,让我们的灵魂安泰,精神舒畅,同人类内在的神性——永不死亡永无疾病永不犯罪的神性维持和谐,那该得到何等伟大的生命效率呀,那该得到何等崇高的人生幸福呀!许多伟人们曾经这么强烈地向往,难道你不向往吗?

马克·吐温有句名言:让我们受到诱惑,让我们不受诱惑。身心的健康自由应为人生最高的诱惑,它为我们自身之应有,须臾不可离开,我们不妨受到诱惑,去拥有它。功名利禄本不属于我们自身的东西,它既不在我们的心中也不在我们的肉体之内。有它和无它对于我们身心的存在并不发生直接的必然的影响。何必付出人格的代价去孜孜以求呢?

你这一套不是老掉牙了的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之陈词滥调吗?不就是董仲舒的那套什么“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等旧调重弹吗?

——其实,老则老矣,不一定都掉了牙。

我们东方文明就是这样,决不损义以求利,舍义以贪功。我们总是追求人之为人的根本,决不舍本求末。

但是,我们从来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者。我们知道,人类的一切劳作归根到底都是求利益的行为。我们的最终理想无非在于追求利益。

但是,我们的所谓“利益”并非单方面的,并非只肥身丽不顾养心,或者只乐心而不顾养身,而是对于人生总体价值的追求。我们追求长远的根本性的利益,并非暂时的表面的。当然我们知道眼前的一切作为,对于将来意味着什么,我们也不放过眼前的利益,但是一定要让跟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这与急功近利者有着质的区别。

我们追求精神的不朽,我们十分看重于感觉时间。在我们的感觉中,生命是美好的,人生是美好的。我们脚踏实地地追求美好的人生。

而物理时间只作为我们的一个参考系数。生命之舟虽然维系于此,但它并不能直接反映人生的价值。我们的生年虽然难满一百,有的甚至只短暂瞬间,却放出了灿烂的光华。

抛弃急功近利,着眼未来,而又脚踏实地,那么,我们就永远年轻。

速则不达”,可以说是至理名言。当一个人心理浮躁、好高骛远的时候,即使他有着良好的成功素质,也是难以完善自己,成就事业的。

急功近利的故事?

在汉武帝时期,因朝廷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赋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董仲舒也被派遣到诸侯王那里担任了国相之职。

但是没过多久,董仲舒却因才遭妒,备受其他官员的排挤,后因提出“灾乱说”而被人诬陷有颠覆国家的意图,差点被处死。汉武帝念及旧情,亲自出面赦免了他。

后来,汉武帝听从丞相公孙弘的一间,将其派往胶西。让他做了胶西王国相。公孙弘与董仲舒同为儒学经师。公孙弘擅长逢迎附和,深得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丞相。

董仲舒却时常不识时务,正言直谏,汉武帝对他很头疼,所以敬而远之。公孙弘一直以来都嫉妒董仲舒的才华,这次,他找到了机会,希望可以一举铲除董仲舒。

举荐,也是有计划的谋杀。胶西王是汉武帝的兄长,依仗自己是汉室宗亲,有恃无恐,骄横暴戾。之前,朝廷派去的国相统统被他以各种罪名斩杀,无一幸免。

幸运的是,因为董仲舒的声名与才学。胶西王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十分敬重他。有一次,胶西王对董仲舒说:“勾践的贤明,加上范蠡、文种的才能。

我认为这是越国的‘三仁’,你怎么看待这三仁呢?当初齐桓公有问题请教管仲,我的疑虑就由先生解决了。”董仲舒回答说:“我才疏学浅,没能力决断大王的疑虑。

虽然如此,大王向我提问,我不能不尽我所知回答。我听说,过去鲁国国君问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柳下惠回答说:‘不行。’

他退下来满脸忧愁地说:‘我听说,阴谋侵略邻国的,不会向仁爱者讨教。这次国君为什么问我呢?’可见,柳下惠连被问都觉得羞耻,更别说参与讨伐齐国了!

由此看来,越国本来就没有一个‘仁’,哪来的‘三仁’?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

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仁。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尧、舜、禹就是榜样!”

扩展资料:

急功近利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jígōngjìnlì,意思是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自: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九·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意思:贤明之士,应当遵循正道,不应急于取利,应当恪守理性,不应急于求成。

示例:胡永洲《当前医学科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但也不能急功近利,忽视了基础学科的研究”。章炳麟《答梦庵》:“而~,不避声色,则阳明学为厉阶”。)

相关人物介绍: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儒学大师、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

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

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

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

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急功近利

1.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能诗,全乡秀才赞赏。有的人请他父子做客,还有的人用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不是去认真培养孩子,认为copy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仲永学习。结果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作的诗不能百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几年,仲永完全如同常人了。这都是仲永的父亲急功近利的结果。

2.成语--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今为商丘)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但是总是觉得禾苗长不高。度他等得不耐烦,便将稻苗拔高几分。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我可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了1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为什么很多人急功近利?

现在的社会是个焦躁的社会,人们不会去安分守己,举个例子,中国人两个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就会有人说,你瞅啥,外国人流会礼貌的打个招呼,你好,时代在copy这个时候,我觉得是个过度的阶段,中国人再街上有时快闪,唱起我爱你中国。这个时候我觉得是最好的时候,人们心中的爱国情怀一下都被点燃了,希望社会上也好,网络上也好,多知有这样的积极向上的,不要再说这个不好,人家怎么怎么有钱,把自己的心态都看崩了,道所以有这么多的人着急,暴躁,稳住心态,放松心态,急功近利不是不行,要稳中求进,多想想你有什么,不要老认为你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放松点一休一样,休息休息。

为什么做事不要急功近利?

急迫地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长远影响;追求眼前的屈屈小利,而不顾全局的根本利益,这都称之为急功近利。

古语讲,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是成就大事业的绊脚石。

急功近利者,一定是戴着功利名位近视眼镜的目光短浅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闻到了芝麻的香,而忘却了西瓜的甜。只看到目前的境况,只看到暂时的贫富盈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急功近利者一贯的行为方式。为了治好头而不顾脚,为了治好脚又可以不顾头了。为了摆脱眼前的状况,可以不顾未来的利益,为了求得一时的痛快,而以长远的痛苦为砝码。其实这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你如果患上了急功近利的毛病,就一定心胸狭窄,胸无大志,总是盲从世俗,脑袋长在人家的脖子上。别人说军人时髦,你便想法穿上军装。别人说文凭重要,你便马上去混文凭。别人下海捞钱去了,你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马上削尖脑袋下海去。

你根本不管人何以为人。什么人格啦,德行啦,人生境界啦,品行操守啦,灵魂啦,优美啦,在你看来一钱不值。你以为人生在世唯吃好穿好玩好乐好便就是好,就是实在,就是价值。于是,为了达到吃穿玩乐之好,你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出卖灵魂。

然而这世间的事情也真怪,越是急功近利者越不容易得到功利,没有一个不顾廉耻、出卖灵魂的人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

无论什么样的急功近利者,总是瞪着一对贪得无厌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名利二字。然而名利之对于你好似一个西方哲学家打过的一个比喻一样,如同吊在车把面前的一块肉对于拉着车的车夫一样。车夫总想抓住那块肉,却总是抓不到。无论你把车拉得多么快,那块肉始终在你的车把前面,始终抓不到你手中。你成天绞尽脑汁,时刻伺机投机取巧,而且忙忙碌碌、大汗淋漓、辛辛苦苦,到头来仍然一无所有。你仍然功未成、名未就、利未得。

大凡急功近利者,虽与好高骛远者殊途,却同归。同归于二:一同于一事无成,二同于无幸福可言,只有空忙一场。急功近利者不可能成就什么事业,因为你本来就没有什么长远追求,没有成就什么事业的志向,你的全部精力,全部时间和全部生命都无形地消失在你的短期行为之中,消失在你虚浮浅薄的劳作之中。你也许一时得利,可是你付出得太多,得到的终归微不足道。而且你活得太累。所以,你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难道快乐和幸福首先不是一种心灵的优美和灵魂的安泰吗?

——所有急功近利者,尤论年轻人的急躁、中年人的急进、老年人的急迫,莫不如此:无功无利无幸福。

可见,孔圣人没说错:欲速则不达。

为什么要急功近利呢?

产生对功利的急迫心理,说到底是没有通达生命的根本之道和根本之理。你认为人生中最大的事就是捞名挣钱,最高的人生幸福就是拥有名气钞票。却不知我们来到世间,我们自己的躯体不该被自己的心所奴役,我们的心也不该总是奴役着我们自己的身子。自之身成了自之心的奴隶,这身子就太无价值了。自之心总是缚着自之身,这心也太狭隘。在名利面前超脱一点,淡薄一点,不就轻装上阵了吗?轻装上阵的人无其心理负担,无其思想包袱,在奔赴成功的路上,跑得反而比别人更快。让我们的灵魂释然安然,这比什么都强。获得自由健康的身心,充分发挥我们内心的最高的力量,展示我们最美善的天性,这难道不是我们人生最重大的事情吗?

假使我们能够跳开眼前名利诱惑,让我们的灵魂安泰,精神舒畅,同人类内在的神性——永不死亡永无疾病永不犯罪的神性维持和谐,那该得到何等伟大的生命效率呀,那该得到何等崇高的人生幸福呀!许多伟人们曾经这么强烈地向往,难道你不向往吗?

马克·吐温有句名言:让我们受到诱惑,让我们不受诱惑。身心的健康自由应为人生最高的诱惑,它为我们自身之应有,须臾不可离开,我们不妨受到诱惑,去拥有它。功名利禄本不属于我们自身的东西,它既不在我们的心中也不在我们的肉体之内。有它和无它对于我们身心的存在并不发生直接的必然的影响。何必付出人格的代价去孜孜以求呢?

你这一套不是老掉牙了的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之陈词滥调吗?不就是董仲舒的那套什么“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等旧调重弹吗?

——其实,老则老矣,不一定都掉了牙。

我们东方文明就是这样,决不损义以求利,舍义以贪功。我们总是追求人之为人的根本,决不舍本求末。

但是,我们从来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者。我们知道,人类的一切劳作归根到底都是求利益的行为。我们的最终理想无非在于追求利益。

但是,我们的所谓“利益”并非单方面的,并非只肥身丽不顾养心,或者只乐心而不顾养身,而是对于人生总体价值的追求。我们追求长远的根本性的利益,并非暂时的表面的。当然我们知道眼前的一切作为,对于将来意味着什么,我们也不放过眼前的利益,但是一定要让跟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这与急功近利者有着质的区别。

我们追求精神的不朽,我们十分看重于感觉时间。在我们的感觉中,生命是美好的,人生是美好的。我们脚踏实地地追求美好的人生。

而物理时间只作为我们的一个参考系数。生命之舟虽然维系于此,但它并不能直接反映人生的价值。我们的生年虽然难满一百,有的甚至只短暂瞬间,却放出了灿烂的光华。

抛弃急功近利,着眼未来,而又脚踏实地,那么,我们就永远年轻。

速则不达”,可以说是至理名言。当一个人心理浮躁、好高骛远的时候,即使他有着良好的成功素质,也是难以完善自己,成就事业的。


阿哇教育-瑞文网-经典美文-优美散文-励志正能量实用好文 » 形容成语急功近利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