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高天厚地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高天厚地的意思及解释,第1张

“器出大焉,高天厚地”出自哪里

出自周易(易经):复

《三易》之一(汉初刘向校书时《三易》仍存,汉后下落不明),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早在3000年前,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周文王就指出,为政者的胸襟与度量决定了其事业大小与成败,他在《周易》中说:制

“器有大焉,高天厚地。唯其能容,容而不盈,故见其大。”

正如中国古代圣贤所言:

故大器者,厚载万物,有所用也;兼纳百川,有所容也zhidao;为绳墨校,有所正也。由此可见,所谓“器”、“大器”,就是为政者是否具有宽广的胸襟与度量。换言之,也就是为政者是否具有“宽容”的素质。

《易》云:器有大焉,高天厚地。唯其能容,容而不盈,故见其大。

指天。《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三国魏王弼注:“乘变化而御大器。”孔颖达疏:“大器,谓天也。”大器晚来成(dàqìwǎnchéng)解释:大器:古时指贵重的器物,现比喻大才。晚:长期。成:制源成。原意是指贵重的器物需要长期的雕琢才能制成(此句改为:原意是铸造越大个头的铸件(如鼎、钟)所需要冷却凝固时间就越长,冷却时间足够长,铸件方能“成器”)。现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百就较晚。出处:《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示例: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近义词:老有所成,奇葩晚放反义词:年轻有为歇后语:百岁挂帅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年纪大才成才英文:greatmindsmatureslowly日文:たいきばんせい法文:ungrandgénieneserévèlequetardivement大器所对“大器”的理解:所谓度大道之行无尽,大器之用无穷。故大器者,厚载万物,有所用也;兼纳百川,有所容也;为绳墨校,有所正也。

祠堂常用13字对联

祠堂常用13字对联:

高天厚地献奇,星斗图书山水画;

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

——高天厚地:比喻长久。明·吴承恩《贺金耻齐翁媪齐寿障词》引:“高天厚地,共启长年。”图书:指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光宗耀祖:光:有面子;宗:宗族;耀:显耀;祖:祖先。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元·石君宝《曲江池》第四折:“今幸得一举登科,荣宗耀祖。”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垂训:垂示教训。《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谏以明节。”刘良注:“傲慢理不可以垂教后人。”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夫先王垂训,开端中人。”明李贽《答马历山书》:“虽各各著书立言,欲以垂训后世,此不知正堕在好为人师之病上。”清陈炽《<盛世危言>序》:“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空文垂训,道可传而器不可传。”

“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馀之永伤”什么意思?

作品原文  妹生辰不偶(1),家运多艰,姊妺伶仃,萱亲衰迈(2)。兼之猇声狺语(3),旦暮无休;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4)。夜深辗侧(5),愁绪何堪!属在同心(6),能不为之愍恻乎(7)?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对菊持螯(8),同盟欢洽。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句,未尝不叹冷节余芳(9),如吾两人也!靶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无故呻吟(10),亦长歌当哭之意耳(11)。

悲时序之递嬗兮(12),又属清秋。

感遭家之不造兮(13),独处离愁。

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

无以解忧兮,我心咻咻(14)!

云凭凭兮秋风酸(15),

步中庭兮霜叶干。

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

静言思之兮恻肺肝(16)?

惟鲔有潭兮(17),惟鹤有梁。

鳞甲潜伏兮(18),羽毛何长!

搔首问兮茫茫,

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19)?

银河耿耿兮寒气侵(20),

月色横斜兮玉漏沉(21)。

忧心炳炳兮(22),发我哀吟。

吟复吟兮,寄我知音。[3]

编辑本段作品注释

(1)不偶:不吉利。传统迷信说法,如“数偶”为运气好,“数奇”为运气坏。

(2)萱亲:母亲。下面“北堂有萱”亦同。

(3)猇生狺语:“猇”也写作“虓”,老虎怒吼。狺,狗叫声。这里比喻令人不得安宁的坏消息。

(4)啻(chì):但,只。惊风密语: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诗:“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5)辗侧: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6)属在同心:凡与自己要好的朋友。

(7)愍恻:“愍”同“悯”,同情。

(8)持螯:吃蟹。

(9)冷节余芳:冷若冰霜的节守,春光已过的芳香。以菊比。

(10)匪:同“非”。

(11)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唱代替哭泣。古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12)递嬗:更替,变迁。

(13)不造:不幸。星命家称人之生辰八字为“造”,即所谓“命”。男命为干造,女命为坤造。

(14)咻咻:原本为嘘气声,引申为不安宁。

(15)凭凭:亦作“冯冯”,盛多的样子。李白《远别离》诗:“云凭凭兮欲吼怒。”秋风酸:“酸”是“冷”的修辞说法。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东关酸风射眸子。”

(16)静言思之:“言”是语助词,无义。《诗经·卫风·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17)鲔:鲟鱼和鳇鱼的古称,春日用以荐祭寝庙(先王之墓),是贵重的鱼。梁,屋梁。《诗经》中曾以“有鹙(贪恶的鸟)在梁,有鹤在林”比喻亲近恶人而疏远善者。全句说:鲔、鹤原本应有安居之处。

(18)鳞甲:指蛟龙。羽毛:指凡鸟。喻所谓君子失意,小人得势。

(19)谁知余之永伤:宋代朱熹《感春赋》:“孰知吾心之永伤?”永伤,无尽的愁思,语本《诗经·周南·卷耳》。

(20)耿耿:明亮的样子。

(21)玉漏沉:计时的漏壶快要水尽声歇了。即夜将尽的意思。

(22)炳炳:犹言“耿耿”,形容忧思不减。[3]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第八十七回中,薛蟠酒店行凶打死张三、经贿赂以后受官场庇护的情节是第四回中打死冯渊的模仿,所不同的是曹雪芹的同情在受害者一边,而续书者则让薛宝钗在信中大肆歪曲事实真相,混淆视听:明明是张三家被弄得家破人亡而凶手安然无事,薛宝钗的信中却偏说自己“更遭惨祸飞灾”;被害家属喊冤叫屈,官府老吏虚张声势,薛宝钗就危言耸听地说是“猇声狺语,旦暮无休”;还“长歌当哭”,“寄我知音”,完全颠倒了黑白。续作者以同情的笔调,把这些当作薛宝钗抒情咏怀的内容,还让林黛玉“同心”相感,与之唱和,其立场爱憎是违背小说原意的。

诗歌四章,大多是古诗中现成语句的堆砌,思想是贫乏的。首章是书信的重复;第二章“失我故欢”之叹莫知所指;第三章“鳞甲潜伏兮,羽毛何长!”最不伦不类。一贯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薛宝钗不可能忽然发起“怀才不遇”的牢骚来。第四章已无话可说,所以只好说废话。信中提出“无故呻吟”四字可看作她有自知之明,只是续作者和薛宝钗都不肯承认罢了。[3]

“器出大焉,高天厚地”出自哪里

出自周易(易经):

《三易》之一(汉初刘向校书时《三易》仍存,汉后下落不百明),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早在3000年前,中国古代著名政度治家周文王就知指出,为政者的胸襟与度量决定了其事业大小与成败,他在《周易》中说:

“器有大焉,高天厚地。唯其能容,容而不盈,故见其大。”

正如中国古代圣贤所言:

故大道器者,厚载万物,有所用也;兼纳百川,有所容也;为绳墨校,有所正也。由此可见版,所谓“器”、“大器”,就是为政者是否具有宽广的胸襟与度量。换言之,也就是为政者是否具有“宽容”的素权质。

《易》云:器有大焉,高天厚地。唯其能容,容而不盈,故见其大zd。

指天。《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三国魏王弼注:“乘变化而御大器。”孔颖达疏:“大器,谓天也。”大器晚成(dàqìwǎnchéng)解释:大器:古时指贵重的器物,现比喻大才。晚:长期。成:制成。原意是指贵重的器物需要长期的雕琢才能制成(此句改为:原意是铸造越大个头的铸件(如鼎、钟)所需要冷却凝固时间就越长,冷却时间足够长,铸件方能“成器”)。现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专较晚。出处:《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示例: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近义词:老有所成,奇葩晚放反义词:年轻有为歇后语:百岁挂帅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年纪大才成才英文:greatmindsmatureslowly日文:たいきばんせい法文属:ungrandgénieneserévèlequetardivement大器所对“大器”的理解:所谓大道之行无尽,大器之用无穷。故大器者,厚载万物,有所用也;兼纳百川,有所容也;为绳墨校,有所正也。

“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馀之永伤”什么意思?

作品原文  妹生辰不偶(1),家运多艰,姊妺伶仃,萱亲衰迈(2)。兼之猇声狺语(3),旦暮无休;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4)。夜深辗侧(5),愁绪何堪!属在同心(6),能不为之愍恻乎(7)?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对菊持螯(8),同盟欢洽。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句,未尝不叹冷节余芳(9),如吾两人也!靶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无故呻吟(10),亦长歌当哭之意耳(11)。

悲时序之递嬗兮(12),又属清秋。

感遭家之不造兮(13),独处离愁。

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

无以解忧兮,我心咻咻(14)!

云凭凭兮秋风酸(15),

步中庭兮霜叶干。

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

静言思之兮恻肺肝(16)?

惟鲔有潭兮(17),惟鹤有梁。

鳞甲潜伏兮(18),羽毛何长!

搔首问兮茫茫,

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19)?

银河耿耿兮寒气侵(20),

月色横斜兮玉漏沉(21)。

忧心炳炳兮(22),发我哀吟。

吟复吟兮,寄我知音。[3]

编辑本段作品注释

(1)不偶:不吉利。传统迷信说法,如“数偶”为运气好,“数奇”为运气坏。

(2)萱亲:母亲。下面“北堂有萱”亦同。

(3)猇生狺语:“猇”也写作“虓”,老虎怒吼。狺,狗叫声。这里比喻令人不得安宁的坏消息。

(4)啻(chì):但,只。惊风密语: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诗:“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5)辗侧: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6)属在同心:凡与自己要好的朋友。

(7)愍恻:“愍”同“悯”,同情。

(8)持螯:吃蟹。

(9)冷节余芳:冷若冰霜的节守,春光已过的芳香。以菊比。

(10)匪:同“非”。

(11)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唱代替哭泣。古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12)递嬗:更替,变迁。

(13)不造:不幸。星命家称人之生辰八字为“造”,即所谓“命”。男命为干造,女命为坤造。

(14)咻咻:原本为嘘气声,引申为不安宁。

(15)凭凭:亦作“冯冯”,盛多的样子。李白《远别离》诗:“云凭凭兮欲吼怒。”秋风酸:“酸”是“冷”的修辞说法。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东关酸风射眸子。”

(16)静言思之:“言”是语助词,无义。《诗经·卫风·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17)鲔:鲟鱼和鳇鱼的古称,春日用以荐祭寝庙(先王之墓),是贵重的鱼。梁,屋梁。《诗经》中曾以“有鹙(贪恶的鸟)在梁,有鹤在林”比喻亲近恶人而疏远善者。全句说:鲔、鹤原本应有安居之处。

(18)鳞甲:指蛟龙。羽毛:指凡鸟。喻所谓君子失意,小人得势。

(19)谁知余之永伤:宋代朱熹《感春赋》:“孰知吾心之永伤?”永伤,无尽的愁思,语本《诗经·周南·卷耳》。

(20)耿耿:明亮的样子。

(21)玉漏沉:计时的漏壶快要水尽声歇了。即夜将尽的意思。

(22)炳炳:犹言“耿耿”,形容忧思不减。[3]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第八十七回中,薛蟠酒店行凶打死张三、经贿赂以后受官场庇护的情节是第四回中打死冯渊的模仿,所不同的是曹雪芹的同情在受害者一边,而续书者则让薛宝钗在信中大肆歪曲事实真相,混淆视听:明明是张三家被弄得家破人亡而凶手安然无事,薛宝钗的信中却偏说自己“更遭惨祸飞灾”;被害家属喊冤叫屈,官府老吏虚张声势,薛宝钗就危言耸听地说是“猇声狺语,旦暮无休”;还“长歌当哭”,“寄我知音”,完全颠倒了黑白。续作者以同情的笔调,把这些当作薛宝钗抒情咏怀的内容,还让林黛玉“同心”相感,与之唱和,其立场爱憎是违背小说原意的。

诗歌四章,大多是古诗中现成语句的堆砌,思想是贫乏的。首章是书信的重复;第二章“失我故欢”之叹莫知所指;第三章“鳞甲潜伏兮,羽毛何长!”最不伦不类。一贯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薛宝钗不可能忽然发起“怀才不遇”的牢骚来。第四章已无话可说,所以只好说废话。信中提出“无故呻吟”四字可看作她有自知之明,只是续作者和薛宝钗都不肯承认罢了。[3]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作者是谁

作者是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

这两句诗出自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十八。全诗如下: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译文:

孟郊以穷愁为诗,至死不休,处高天厚地之大,而自我局限于穷苦之吟,真似一个诗中的累囚。韩愈的作品如江山万古长存,与孟郊比,一个如在百尺高楼,一个如在地下。

解析:

这首诗是评论孟郊的诗,元好问认为他根本不能与韩愈的诗相提并论。孟郊与韩愈同为中唐韩孟诗派的代表,但有不同。孟郊一生沉落下僚,贫寒凄苦,郁郁寡欢,受尽苦难生活的磨难,将毕生精力用于作诗,以苦吟而著称。孟郊的才力不及韩愈雄大,再加上沦落不遇的生活经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视野,使得他的怪奇诗风偏向个人贫病饥寒,充满幽僻、清冷、苦涩意象,被称为“郊寒”。而韩愈的诗歌虽有怪奇意象,但却气势见长,磅礴雄大,豪放激越,酣畅淋漓。司空图说他“驱架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

作者简介:

元好问(生于1190年,卒于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金代著名诗人、史学家。祖出北朝魏代鲜卑贵族拓跋氏,为唐诗人元结后裔。生父元德明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喜爱杜诗,推崇苏、黄。继父元格做官于掖县、冀州、陵川、略阳等地,常携好问赴任。其师郝天挺引导他潜心经传、留心百家、刻苦学诗,对其成长影响很大。他七岁能诗,人称“神童”。兴定五年(1221)进士及第,不就选。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材郎,充国史院编修。后又历官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金亡后二十余年间,潜心编纂著述,致力于保存金代文化。元宪宗七年(1257)九月卒。早年有志于经世治国,壮年时曾自负“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但长期的怀才不遇和面对黑暗的现实,使他逐渐清醒,出仕和归隐的内心矛盾开始加剧。遗山涉足于诗、词、文、散曲和笔记小说等文学的各领域,尤以诗的成就为最高。他的诗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其中反映当时人民饱受天灾人祸之苦的作品,真实具体,富有感染力。其词则被誉为金朝一代之冠,以苏、辛为典范,博采众长,兼有婉约、豪放等诸种风格。后人评赞其词“乐章雅丽,情致幽婉”,“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此处所选八首皆是佳作,其中又尤以两首《摸鱼儿》最富艺术魅力,“恨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和“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等皆是哀婉动人的佳句。其文艺评论的代表作《论诗绝句三十首》流传很广,强调诗歌的内容,同时重视艺术成就和诗人的品德,看是否能从大处着眼而不流于褊急,认为好诗应该真淳自然,推崇雄健豪迈的风格,反对绮靡纤丽的诗风,对后世影响颇大,尤其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之句十分脍炙人口。其散曲今存九首,其中《[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小令为一代名曲,号称是“变宋词为元曲”的开山之作。裕之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金代著名诗人、史学家。祖出北朝魏代鲜卑贵族拓跋氏,为唐诗人元结后裔。生父元德明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喜爱杜诗,推崇苏、黄。继父元格做官于掖县、冀州、陵川、略阳等地,常携好问赴任。其师郝天挺引导他潜心经传、留心百家、刻苦学诗,对其成长影响很大。他七岁能诗,人称“神童”。兴定五年(1221)进士及第,不就选。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材郎,充国史院编修。后又历官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金亡后二十余年间,潜心编纂著述,致力于保存金代文化。元宪宗七年(1257)九月卒。早年有志于经世治国,壮年时曾自负“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但长期的怀才不遇和面对黑暗的现实,使他逐渐清醒,出仕和归隐的内心矛盾开始加剧。遗山涉足于诗、词、文、散曲和笔记小说等文学的各领域,尤以诗的成就为最高。他的诗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其中反映当时人民饱受天灾人祸之苦的作品,真实具体,富有感染力。其词则被誉为金朝一代之冠,以苏、辛为典范,博采众长,兼有婉约、豪放等诸种风格。后人评赞其词“乐章雅丽,情致幽婉”,“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此处所选八首皆是佳作,其中又尤以两首《摸鱼儿》最富艺术魅力,“恨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和“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等皆是哀婉动人的佳句。其文艺评论的代表作《论诗绝句三十首》流传很广,强调诗歌的内容,同时重视艺术成就和诗人的品德,看是否能从大处着眼而不流于褊急,认为好诗应该真淳自然,推崇雄健豪迈的风格,反对绮靡纤丽的诗风,对后世影响颇大,尤其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之句十分脍炙人口。其散曲今存九首,其中《[双调]小圣乐骤雨打新荷》小令为一代名曲,号称是“变宋词为元曲”的开山之作。裕之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


阿哇教育-瑞文网-经典美文-优美散文-励志正能量实用好文 » 形容成语高天厚地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