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家喻户习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家喻户习的意思及解释,第1张

世界家喻户晓的名人

这些内容都可以在百度百科中找到

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写了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编辑本段]【托尔斯泰生平简介】

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的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

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

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现实,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

新婚之后,革命形势逐渐转入低潮,他也逐渐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机。他脱离社交,安居庄园,购置产业,过着俭朴、宁静、和睦而幸福的生活。从1863年起他以6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这段时间的较重要的事件是1866年他出席军事法庭为士兵希布宁辩护。希布宁因不堪军官的虐待打了军官的耳光,虽经托尔斯泰为之奔走,终被枪决。这一事件使他开始形成反对法庭和死刑的看法。

托尔斯泰的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没有保持多久。1869年9月因事途经阿尔扎马斯,深夜在旅馆中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忧愁和恐怖。这就是所谓“阿尔扎马斯的恐怖”。在这前后,他在致友人书信里谈到自己近来等待死亡的阴郁心情。1868年秋至1869年夏,他对叔本华哲学发生兴趣,一度受到影响。从70年代初起,“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破坏”的加剧,“到民间去”等社会运动的兴起,使他开始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惶惶不安,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因自己所处的贵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恼,不知“该怎么办”。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绳子,不带猎枪,生怕为了求得解脱而自杀。这些思想情绪在当时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鲜明的反映。此后,他访晤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农民、独立教徒康?修塔耶夫。他终于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最后在70至80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60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在《忏悔录》(1879~1880)等论文里,他广泛阐述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这是因为他不仅反映了农民对统治阶级的仇恨和愤怒,也接受了他们因政治上不成熟而产生的不以暴力抵抗邪恶的思想。列宁剖析这种惊人的矛盾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托尔斯泰富于独创性。

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他也改变了文艺观,指斥自己过去的艺术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等巨著为“老爷式的游戏”,并把创作重点转移到论文和政论上去,以直接宣传自己的社会、哲学、宗教观点,揭露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各种罪恶。当时写的剧本、中短篇小说以及民间故事,同样为了这一目的。他还从事广泛的社会活动:1881年因子女求学全家迁居莫斯科,他访问贫民窟,参加1882年莫斯科人口调查,深入了解城市下层生活;1881年他上书亚历山大三世,请求赦免行刺亚历山大二世的革命者;1884年由其信徒和友人弗?契尔特科夫等创办“媒介”出版社,以印行接近托尔斯泰学说的书籍;1891年给《俄国新闻》和《新时代》编辑部写信,声明放弃1881年后自己写的作品的版权;1891至1893年和1898年,先后组织赈济梁赞省和图拉省受灾农民的活动;他还努力维护受官方教会迫害的莫洛康教徒和杜霍包尔教徒,并在1898年决定将《复活》的全部稿费资助杜霍包尔教徒移居加拿大。

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这在《哈泽—穆拉特》等作品中有所反映。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至此又因《复活》的发表,指责他反对上帝,不信来世,于1901年以俄国东正教至圣宗教院的名义革除他的教籍。这个决定引起举世的抗议,托尔斯泰却处之泰然。同年他因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写《致沙皇及其助手们》一文;次年致函尼古拉二世要求给人民自由并废除土地私有制;1904年撰文反对日俄战争。他同情革命者,也曾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不了解并回避1905年革命。而在革命失败后,他又反对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

托尔斯泰在世界观激变后,于1882年和1884年曾一再想离家出走。这种意图在他80至90年代的创作中颇多反映。在他生前的最后几年,他意识到农民的觉醒,因自己同他们的思想情绪有距离而不免悲观失望;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信念又很感不安。他的信徒托尔斯泰主义者和他的夫人之间的纠纷更使他深以为苦。最后,他于1910年11月10日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

重要作品总结】

《童年。少年。青年》《一个地主的早晨》《琉森》《三死》《家庭幸福》《哥萨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忏悔录》《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魔鬼》《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伊凡·伊里奇之死》舞会之后》《复活》《主与仆》

[编辑本段]【托尔斯泰的思想】

托尔斯泰早期写过文学论文,如《人们为什么写作》(1851)肯定文学的崇高使命;《在俄罗斯文学爱好者协会上的讲话》(1859)反对暴露文学,但仍主张文学应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60至70年代的论文中,主要强调应为人民而写作。最值得注意的是晚年的论著。《莫泊桑文集序》(1894)要求忠于现实主义艺术的原则;要求作家对所描写的事物抱道德的态度,明确“善和恶之间的区别”。《什么是艺术?》(1897~1898)批判“现实主义”的美学观点,指出当时一些美学理论为统治阶级的口味进行辩解的实质,揭示颓废派艺术反人民的本性及其哲学思想基础;同时提出艺术是人们交流感情的工具的论点。《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1906)指责莎士比亚的剧作反民主和不道德,但也能道出他的剧作的某些艺术特点。这些论著都阐明作者后期关于艺术实质和作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艺术的道德意义等问题的见解,后两部还同时要求文艺传达宗教意识。

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从他的创作初期开始,特别在60年代以后,他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认真地思考祖国的命运和未来,因此,他的艺术视野达到罕有的广度,在自己作品中能够反映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到1905年革命之间的重要社会现象,提出这个转折时期很多的“重大问题”,尽管他的立场是矛盾的,他的解答是错误的。然而,托尔斯泰的伟大,主要还由于他以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那些“重大问题”大多就是在“图画”中艺术地提出来的。

[编辑本段]【托尔斯泰的艺术成就】

托尔斯泰的艺术是博大精深的。首先,他以特有的概括的广度,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巨著,再现了整整一个时代,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500以上)。历史的事实融合着艺术的虚构,奔放的笔触揉和着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于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有抒情的独白,变化万千,蔚为奇观。他善于驾驭多线索的结构,千头万绪,衔接得天衣无缝;又能突破小说的“封闭”形式,波澜壮阔,像生活那样无始无终。然而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在于刻画微观世界。他洞察人的内心的奥秘,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他总是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他不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他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他还善于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不露斤斧痕迹。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他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他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象《战争与和平》就七易其稿,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最大的表现力。晚年,他的艺术有显著的变化。在心理分析上力求简洁,不写感受的整个过程,只写心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有时采取戏剧的方法,通过行动和对白来表现。不写性格的顺序发展过程,而写突然事故引起的决定性转变。在结构上,为了表现人物的醒悟,常常采用倒叙的方法;为了集中,长篇小说也不再用多线索,而用单线索逐渐展开的方式。在语言上,则力求质朴洗练和浅显易懂,接近民间故事。

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一。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从19世纪60年代起,他的作品开始在英、德等国翻译出版。70至80年代之交以《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出版获得国际上第一流作家的声誉,成为当时欧美的“俄国热”的主要对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法朗士、罗曼·罗兰、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德莱塞、伯纳·萧、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在中国,1900年就出现评介他的文字,1907年译介过他的“宗教小说”(《主与仆》及民间故事)。1913、1917年先后有《复活》(易名《心狱》)和《安娜·卡列尼娜》(易名《婀娜小史》)的不完全的文言译本。“五四”前后,托尔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译成中文。抗战期间分别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扬翻译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译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大多已翻译出版,而且根据原文翻译,不少名著都有几种不同的译本。

[编辑本段]【托尔斯泰名言】

·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你没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过去的那个钟点是永远不能回来了。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英雄主义是在于为信仰和真理而牺牲自己。

·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人生不是一种享受,而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

·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纯粹的、完全的哀愁和纯粹的、完全的欢乐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

·没有人永远活着,没有东西可以经久。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托尔斯泰与中国的那部分需要的话可以说太长的话也可以删些

SunYat-sen(12November1866or24November1870–12March1925),alsoknownasSunYixian,SunWen,SunItchisen/SunItchiyama(Japanese)andSunZhongshan(originallySunDeming),wasaChineserevolutionaryandpoliticalleaderoftenreferredtoastheFatherofModernChina.SunplayedaninstrumentalroleinoverthrowingtheQingDynastyin1911.HewasthefirstprovisionalpresidentwhentheRepublicofChina(ROC)wasfoundedin1912andlaterco-foundedtheKuomintang(KMT)whereheservedasitsfirstleader.Sunwasaunitingfigureinpost-ImperialChina,andremainsuniqueamong20th-centuryChinesepoliticiansforbeingwidelyreveredinbothMainlandChinaandTaiwan.

AlthoughSunisconsideredoneofthegreatestleadersofmodernChina,hispoliticallifewasoneofconstantstruggleandfrequentexile.Afterthesuccessoftherevolution,hequicklyfelloutofpowerinthenewly-foundedRepublicofChina,andledsuccessiverevolutionarygovernmentsasachallengetothewarlordswhocontrolledmuchofthenation.Sundidnotlivetoseehispartyconsolidateitspoweroverthecountry.Hisparty,whichformedafragilealliancewiththeCommunists,splitintotwofactionsafterhisdeath.Sun'schieflegacyresidesinhisdevelopingapoliticalphilosophyknownastheThreePrinciplesofthePeople(ThePeople'sRelation/Connection,ThePeople'sPower,andthePeople'sLivelihood/Welfare,orsometimesknownasnationalism,democracy/sovereignty,andsocialism/populism/livelihooddependingonthetranslation).

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

1、东山再起

【典故】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谢安出身士族,年轻时就注意修身养性,喜欢读书习艺,才器隽秀。但却不愿做官。他在上虞的东山筑庐蛰居,“高谢人间,啸咏山林”,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直至他的好友、侍中王坦之去东山面请,痛陈社稷危艰,国势衰微,亟需良将谋臣匡扶,谢安才悚忧而起,应召出山。其时已年过不惑。既“东山再起”,受命于危难之际,谢安宵衣旰食,不敢懈怠,开始了他中年以后二十年的奋作争斗。

2、防微杜渐: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3、管鲍之交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4、刻舟求剑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5、买椟还珠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6、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蚌灵敏地合扰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

7、双管齐下

唐朝著名画家张璪擅长画山水和松石,他画的松树让人叫绝。每次作画时都是双手握笔,一手画松树树干,一手画松枝,两手同时进行。凡是看过他作画的人没有一个不佩服他双管齐下的本事。当时有人评论“张璪作画,真是双管齐下。”

8、口若悬河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

他在年轻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都能留心观察,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后来,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

过了些年,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他实在推辞不掉,只得答应了,到朝中做了黄门待郎。到了京城,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都觉得津津有味。

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郭象说话,就好象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郭象的辩才,由此可知。

而后人就以“口若悬河”来形容人善于说话,一旦说起话来就像倒悬的河水、滔滔不绝,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9、鹤立鸡群

嵇绍是魏晋之际“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他体态魁伟,聪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晋惠帝时,嵇绍官为侍中。当时皇族争权夺利。互相攻杀,史称为“八王之乱”,嵇绍对皇帝始终非常忠诚。有一次都城发生变乱,形势严峻,嵇绍奋不顾身奔进官去。守卫宫门的侍卫张弓搭箭,准备射他。侍卫官望见嵇绍正气凛然的仪青,连忙阻止侍卫,并把弓上的箭抢了下来。不久京城又发生变乱,嵇绍跟随晋惠帝,出兵迎战于汤阳,不幸战败,将士死伤逃亡无数只有嵇绍始终保护着惠帝,不离左右。敌方的飞箭,象雨点般射过来,嵇绍身中数箭,鲜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嵇绍就这样阵亡了。事后惠帝的侍从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迹,惠帝说“别洗别洗,这是嵇侍中的血啊!”嵇绍在世时,有一次有人对王戌说“昨天在众人中见到嵇绍,气宇轩昂如同野鹤立鸡群之中。”后来就用“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行很突出。

10、毛遂自荐

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这时,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强同意了。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呼,找完了,分你看着给吧。。。

1、如坐针毡

杜锡年轻时就很有名气,他起家时的官职是长沙王司马义的文学(官名,掌管校勘图书、教授经学),后来被提升为太子的中书舍人(近侍官)。他曾多次劝诫愍怀太子司马遹,语言诚恳而殷切,但太子却因为他对自己道德上的约束而非常讨厌他。每当太子做了一些违背当时道德规范的事情的时候,都很怕杜锡知道。

久而久之,太子对杜锡的规劝行为忍无可忍,很想惩罚他。但是杜锡一向奉公守法,办事严谨,还真没有办法随便给他安个什么罪名。但是,他又不甘心总是被杜锡约束,想来想去,太子终于想出了一个招数:太子让人把针放在杜锡常坐的毡子下,这样杜锡见太子的时候一坐就会挨扎,一扎便会流血,弄得杜锡很是狼狈。

//在魏晋以前,人们都是席地而坐,所以需要在地上铺设毡垫。//

过了几天,太子就故意问杜锡:“那天你坐上什么了?”杜锡一听就知道是太子在捣鬼,心里非常气愤,但转念一想:人家是太子,也就是将来的皇帝,自己得罪不起啊!于是就回答:“那天喝醉了,我什么也不知道啊!”太子听他这么说,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就说:“我还以为你只喜欢跟我过去不呢,没想到你跟自己也过不去!”

当时杜锡坐在针毡上,既不焦急,也不恐慌,硬是坐住了!因为杜锡深知太子和他是君臣关系,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君让臣挨扎,臣就应该甘心情愿地挨扎,因为挨扎比死可轻松多了。这便是杜锡坐针毡而镇定自若的原因。

杜锡能坐在针垫上而泰然自若,因为他深知君臣之间的关系,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忠君是他的本分和原则,相比之下,太子司马遹就有点小肚鸡肠了。“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人们都知道的道理,但是要真的做到“从善如流”还是很难的,因为我们都爱听恭维或赞美的话,不喜欢批评意见。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2、韦编三绝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多才多艺,学识渊博。

孔子曾说过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能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他从十五岁开始发愤读书,因为没有人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请教。他不耻下问,请教过做官的人,也请教过普通老百姓,请教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请教过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孔子虚心好学,学无常师,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

那是还没有纸张,制作书籍的材料主要是竹子。一般是把竹子削成一片一片的竹签,刮去上面的青皮,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刻字。称为“竹简”。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写成一部书要许多竹简,书的内容全部写上去以后,要用牢固的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片按顺序编联起来,就可以阅读了,这样的过程就叫做“韦编”。由于一片竹简只能写很少的字,所以如果一部书的字数很多的话,那就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像《易经》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因此相当沉重。

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学《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古书,孔子下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它全部读了一遍,还只是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接着,他又读了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然后,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此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同时也为了给弟子们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易经》,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好几次,不得不换上新的再读。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理解些《易经》的文字与内容了。”

孔子一生中还编著了不少书籍,其中有《诗》、《书》等几部书,还有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的史书《春秋》。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智慧语林】

孔子是中国最杰出、最有名的学者,创立了儒家学派;同时,孔子的思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他的学识可以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但孔子的学识也不是天生的,是刻苦努力的结果。若没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3、饮鸩止渴东汉魏郡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人霍谞,从小勤奋好学,少年时代就读了大量儒家经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当地很有些名气。霍谞为人坦荡,明辨是非,很有正义感,而且颇有胆识。他做尚书仆射时,正值大将军梁冀专权乱政,霍谞不怕奸邪佞臣的迫害,带着一颗忠良之心屡次上书给皇帝,指责梁冀的罪行。后来梁冀被诛,他又担任过司犁校尉、少府等职,最后在廷尉任上去世。

霍谞耿直敢言的性格小时候就表现得很突出。他十五岁那年,在郡里当官的舅舅宋光,由于秉公执法得罪了一些权贵,被人诬告擅自删改朝廷发令,因而被捕入狱,遭到严刑拷打,苦不堪言。

宋光进了监狱后,霍谞的心情一直不平静。他从小时候起就常常和宋光在一起,舅父对他非常疼爱,教会他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让他做一个学识渊博、正直不阿的人。所以霍谞对舅舅的为人非常清楚,知道舅舅不可能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他认为自己不能坐视舅舅蒙冤受屈,日思夜想如何为舅父伸冤。最后他决定给大将军梁商写一封申辩书,替自己的舅舅申冤。霍谞很有心计,他知道自己以宋光外甥的身份去向梁商求情,很容易被认为是出于私情,于是就开诚布公地在信中指明了一点,并且只是用人情事理去辩说舅舅无罪。

霍谞在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的舅舅宋光出身名门,身居高位。作为州郡的长官,一向奉公守法,没有丝毫的缺点,从而得到朝廷的重用。他怎么会冒着杀头之罪去篡改朝廷的法令呢?他有必要这样做吗?这样做,就好像一个人十分饥饿,就拿有毒的附子来吃;口渴了,就取鸩鸟毛的毒酒来喝一样。不但解不了饥渴,而且立刻就会中毒而死。有人会做这样的傻事吗?我的舅舅位高身贵,还能去做自己害自己的事吗?将军您德行高尚,威仪天下,请您明察是非。”

梁商看过霍谞得书信,觉得很有道理,而且对霍谞的才学和胆识也很赏识,于是下令认真审理宋光的案子,并请求汉顺帝宽恕宋光。后来宋光被免罪释放,霍谞自己也因为这封理正言直的申诉信而名传天下了。

【智慧语林】

霍谞胆识过人,耿直敢言,又十分聪明,怪不得他十五岁的小小年纪就能将自己的舅舅从牢狱中解救出来。可见,“自古英雄出少年”,非凡的人物在年轻的时候就会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地方

4、杯弓蛇影东汉学者应劭的祖父应郴,在担任汲县县令的时候,爱护百姓,体贴下属,受到人们的爱戴。他与主簿杜宣不但是上下级的关系,还是私交非常好的朋友。

有一年夏天,应郴召见主簿杜宣商议事情,两人商谈完公务,应郴就在家中的厅堂摆下丰盛的酒席来款待杜宣。两人把酒言欢,喝得兴起。事有凑巧,应郴家的墙上悬挂着一把颜色艳丽的弓弩,而其影子恰恰映照在杜宣的酒杯中。随着酒的波动,弓弩的影子像条小蛇在杯中游弋。杜宣看了,以为是一条蛇在酒杯中蠕动,顿时吓得冷汗涔涔。但应郴既是他的上司,又是好友,而且特地请他来喝酒的,他不喝在情面上说不过去,所以只得硬着头皮喝了几口,可这酒杜宣喝得实在是不舒服。等仆人再斟时,他就借故推却,起身告辞了。

回到家里,杜宣越想越害怕,认为喝下的酒里面肯定有蛇,又感到随酒入口的蛇在肚中蠕动,顿时觉得胸腹部疼痛异常,难以忍受。从那以后,杜宣时常感到胸腹疼痛难耐,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请了很多医生给他看病,医生们都不知病源,对他的病情束手无策。没过多少日子杜宣就瘦得皮包骨头了。

一天,应外出公干,路过杜宣家,心想:杜宣自从那天在家里和我饮酒后,就一直称病没有到府衙,今天正好可以去探望一下。应郴见到杜宣,关切地询问病因,杜宣开始一直吞吞吐吐,见隐瞒不过去,只好唉声叹气地说:“上次在您那儿喝酒时,我把蛇喝到肚子里去了。”应郴感到不可思议,安慰了杜宣几句就回家去了。

应郴回去后反复回忆和思考,怎么也弄不明白杜宣酒杯里哪来的蛇。正在他百思不解时,突然,墙上的弓弩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即坐在那天杜宣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也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结果发现,酒杯中有弓的影子,不仔细看,确实像是一条蛇在蠕动。

第二天,应郴在同样的地方摆好了酒,派人将杜宣接到家中。应郴让杜宣坐在上次喝酒的位置上,叫他仔细观看酒杯中的影子。杜宣刚落座便发现上次的小蛇还在杯中,他感到很害怕,心想:应大人是想要我的命啊!应郴明白杜宣的心思,他说:“不要怕,你酒杯中的‘小蛇’只是墙上的弓弩映入杯中的影子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杜宣抬头一看,果然,北墙上挂着一把弓弩,再回头看看杯中的“小蛇”,心里一下子明白了。杜宣弄清事实真相后,疑虑立即消失,病也很快好了。

【智慧语林】

杜宣误将酒杯中倒映的弓影认作小蛇,以为自己喝进了小蛇,就觉得腹中有蛇动,腹痛不止,没过多就瘦得皮包骨头。应郴查明了真相,将真相告诉了他,其病很快就好了。可见,心理作用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5、程门立雪杨时、游酢二人,原先拜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俩又去找程颢的弟弟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杨时、游酢冒着严寒,一大早就来到嵩阳书院,不巧得很,童子告诉他们说程颐还在睡觉。杨、游二人生怕打扰先生休息,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等候。

过了好半天,程颐才睡醒,得知杨、游二人在门外后,他连忙吩咐童子将他们请进来。童子出门一看,不知什么时候,天上已经下起了大雪,地上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深了,杨、游二人却在檐下静立如初。

其实,那年杨时已经四十多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学问也相当高,可谓功成名就了,游酢也是当时小有成就的学者,难得二人还能够如此谦虚谨慎,尊敬师长,这让程颐很感动,于是将他们视为得意门生,悉心传授。此后,杨、游二人果然不负所望,刻苦学习,终于得其真传,各自成为一代理学大师。

从古至今,被传为佳话的名人尊师范例不胜枚举。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毛禹珠老师一起用饭,席间还热情地为老师敬酒,毛禹珠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鲁迅先生也常在百忙中抽空探望老师。鲁迅对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一直很尊敬,他十八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不论多忙,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后来鲁迅远涉重洋,东渡日本留学,这八年间,鲁迅还经常写信向寿老师回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真正做到了“一人师门,终生不忘”。

【智慧语林】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朝韩愈对为师者的解释。中国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孔子在山东曲阜开创第一所“学校”以来,尊师之风传承千年。在今天,尊师重教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成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然要求。

6、名落孙山

宋朝有个名叫孙山的秀才,性格开朗,能言善辩,幽默诙谐,人们都叫他“滑稽才子”。

这年秋天,孙山跟许多读书人一样,到省会去参加乡试。临行前,孙山的一位乡亲将儿子托付给他,让他带着一同去赶考。

放榜的日子到了,一大早,大家就将贴榜的地方围得水泄不通。孙山好不容易挤了进去,从上往下看,终于在最下面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名字,他不由松了一口气,虽说是倒数第一名,好歹也算中举了。不过,老乡的儿子却榜上无名。

十载苦读,终有收获,孙山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乡。他的那位乡亲闻讯前来,问孙山:“我儿子考中了还是没考中?”孙山见老乡如此关心儿子,怕他太失望,没有直接说出来。他想起当时人们耳熟能详的欧阳修《踏莎行》的最后两句词:“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就当时灵机一动,拿来套用了一下,说成:“解名尽处是孙山,令贤更在孙山外。”

解元是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孙山是举人里的倒数第一名,老乡的儿子还在孙山的后面,自然是榜上无名了。他以这种方式委婉地告诉那位乡人,他的儿子这次落榜了。孙山真不愧为“滑稽才子”,能用这样的方式将那么让人伤心的事情说出来。

从此以后,人们把参加各种考试没有录取的情形,称为名落孙山。

【智慧语林】

与科考有关的成语比较多。考试后要把考生的成绩张榜公布,考上或被录取者,习惯叫“金榜题名”。在考试或比赛中获第一,称“独占鳌头”,没有考上的称“名落孙山”。可见,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多大。金榜题名者,把酒言欢;名落孙山者,前程茫然。更有人将一生时间都用来参加科考,直到须发皆白,宝贵的光阴就被浪费在了八股文章之中。

7、东山再起

东晋时,在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有一个名叫谢安的人,他出身士族,少年时代聪明过人,不仅学识出众,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

谢安年轻时不愿意做官,但是有一位爱才之人极力举荐他,他只好勉强担任了著作郎的职务,不久便以有病为理由辞官回家了,隐居在浙江会稽的东山。谢安与当时的书法家王羲之、许询等人都是好友,他们经常在一起游览山水,作诗吟唱,好不自在。谢安在士大夫中名望很高,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老百姓怎么办?”朝廷早知道他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是治国安邦之才,屡次招他为官,但都被婉言谢绝了。

后来,晋明帝司马昭的女婿、征西大将军桓温一定要重用他,请他出任司马一职。谢安见实在是不便再推辞,只好答应,这时谢安已经四十多岁了。

在谢安将要上任的那天,当地的官员们都前来送行。其中有位叫高崧的中丞同他开玩笑说:“您过去隐居在东山,屡次违背朝廷的旨意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您终于出来了!”谢安听了这话,觉得十分羞愧,感到自己辜负了朝廷的信任,于是便暗下决心,要把自己的才华充分展现出来,为朝廷多做些事情。

谢安到了桓温幕府,桓温十分高兴,两个人交谈了一整天,言语间甚是投机。后来,谢安官至宰相。桓温死后,他接替桓温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亲率八十七万大军进攻东晋。一个月后,苻坚主力到达项城(今河南商丘),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的水陆两军同时向江南逼近。这个消息传倒了都城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恨慌乱。谢安审时度势,决定自己坐镇建康,派弟弟谢石任前锋都督,带领八万军队前往江北抗击前秦兵马,又派将军胡彬带领水军五千到寿阳(今安徽寿阳)去配合作战。当时前秦的兵力比东晋要多出十几倍,东晋将领心里都很紧张,生怕会战败。但谢安却气定神闲,丝毫没有惧怕的神色。因为他镇定自若,指挥得当,最后晋军以少剩多,赢得了著名的淝水之战。

【智慧语林】

高士谢安一心归隐,所以多次拒绝了朝廷的征召,甚至称病辞官回家,隐居东山。但是,声名在外的谢安终究不能总拒绝别人的深情厚谊,不得不重新出山做官。东山再起后的谢安决心为国民做点事,不辜负他们的厚望。淝水之战的胜利使谢安的声名达到顶点,谢氏家族的势力也达到顶点。功成名就后的谢安打算再回东山,可惜,不久病死在建康,回东山的意愿未能实现。

8、刮目相看

吕蒙,字子明,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将领,曾经跟随孙权转战江南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后随周瑜参加赤壁大战,之后又定计攻取蜀国的荆州,擒得关羽。但就是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虎将,竟然曾经是个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吕蒙小的时候,家里比较贫穷,一直都没什么机会读书,长大以后跟着孙权带兵打仗,更没有时间读书了。

吴主孙权虽然也喜欢带兵打仗,但却是一个文学水平很高的人。他是文武全才,在他的治理下,吴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觉得像吕蒙这样的聪明人就应该多看一些书。有一次,孙权、吕蒙和蒋钦(东吴将军)聊天时说:“你们现在不带兵打仗,而是掌管政事,所以只会指挥应战是不行的,应该勤学多问才能增长知识。”吕蒙说:“军营里事务太多,恐怕不允许我再读书了。”孙权说:“我难道想让你学习经书当书生吗?不过是让你从书里增长见识罢了。你说你事务多,你跟我比比,谁事务更多?我小时候读过一些书,主管东吴大事以来,又读了些书,我觉得大有收获。像你们二位,为人聪明,悟性也好,学什么一学就会,怎么能不读书呢?应该立即就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和其他史书。”

在孙权的谆谆教诲下,吕蒙开始学习,而且非常用功。有一次,军师鲁肃领兵经过吕蒙驻地,认为吕蒙是个大老粗,不屑去看他。有个部下建议说:“吕将军进步很快,不能用老眼光看他,还是去一趟吧!”鲁肃一听,也想看看吕蒙究竟有什么变化,就前去看望,吕蒙设宴招待。席上,吕蒙问:“军师这次接受重任,和蜀国大将关羽为邻,不知有何打算?”鲁肃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到时再说吧!”吕蒙听了,婉言批评说:“现在吴蜀虽然结盟联好,但关羽性同猛虎,怀有野心,我们应该早定战略,决不能仓促从事啊!”说着就为鲁肃筹划了五项策略。鲁肃听了,心中折服,就拍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我总以为老弟只会打仗,没想到学识与谋略也日渐精进,如今你学识渊博,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智慧语林】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说明人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吴将吕蒙本是一个大老粗,只会领兵打仗。但通过勤学苦读,在短时间内就令鲁肃刮目相看。当今世界更是瞬息万变,周围的一切都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随时调整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方式和观点。

9、因祸得福有一次,齐桓公跟夫人蔡姬在湖里划船游玩。蔡姬识水性,她也经常划船游乐,所以坐船就像坐车一样行动自如。但齐桓公不懂水性,平时也很少坐船。蔡姬一时兴起,就与他开起了玩笑,使劲晃动小船。小船荡来荡去,齐桓公一时吓得脸都白了,大叫“别晃!”蔡姬毫不理睬,还哈哈大笑,齐桓公气得要死,上岸后,就打发蔡姬回娘家蔡国。齐桓公这么做只不过是因为一时生气,并没有说要废了她。但蔡国却认了真,很快就把蔡姬改嫁出去了。齐桓公大怒,想立刻率兵去扫平蔡国。但是,一个堂堂诸侯霸主,就因为夫人的一个玩笑闹翻了脸,然后去灭掉夫人的娘家,是在是很不光彩的事。于是管仲就出主意说:“可以先进军楚国,质问他们为什么不按时向周天子纳贡。而蔡国一直亲近楚国,这样侵蔡也就名正言顺了。”于是齐国大军南下到楚边境。

管仲为了扩大齐国的影响,还建议齐桓公兴兵阀鲁,结果大获全胜,占领了鲁国的遂邑(今山东省宁阳西北)。鲁将曹沫趁鲁君和齐桓公签约时,抓住齐桓公,威胁他退还占领的土地。齐桓公没法,只得签约归还战争中夺取的土地。过后,齐桓公觉得受了侮辱,就要杀了曹沫。管仲立刻劝阻说:“不能杀。几座鲁城,只不过是一点小利;在诸侯中树立威望,才是大利。如果各地诸侯知道您连在被劫持的情况下订立的盟约都不肯背弃,那就一定会立大信于天下!”

果然,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各个诸侯国都认为齐桓公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都愿意尊他为霸主,不久齐桓公就成了各个诸侯国的霸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智慧语林】

管仲总是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决策,变被动为主动,力挽狂澜,这就是伟大人物的标志与价值。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在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一面强调“法制”,一面肯定道德教化,重礼法并且努力发展经济。由于管仲的政治主张非常切合齐国实际,因而大都能付诸实施,对齐桓公成就霸业起了决定作用,被尊称为“仲父”。

赵高是战国末年的赵国人,出身卑微,是作为“战利品”被掳入秦的。由于他粗通法律,又诡计多端,很快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被任命为中车府令。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京巡游,次子胡亥及丞相李斯陪同左右。半路上他突患重病,便急令赵高给长子扶苏发诏书,让他把所属部队交由大将蒙恬掌管,然后迅速赶往咸阳办理后事,并继承皇位。但是赵高尚未把诏书送出,秦始皇就病死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西北)了。

赵高怕为人正直的扶苏当政后对自己不利,就秘不发丧,偷梁换柱,与李斯、胡亥一道,伪造了“立胡亥为太子”、“令扶苏与大将蒙恬自杀”的遗诏,助胡亥篡夺帝位。赵高因拥戴有功,理所当然受到了胡亥的宠信,被任命为中书令,身居列卿之位,成为朝中的实权人物。

为清除异己,赵高与胡亥对众大臣与皇室子弟展开了残酷无情的诛杀。后来,赵高用计除去了李斯,夺得丞相之位,独揽朝政大权。但野心勃勃的他并没有满足,又开始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会听他摆布,有多少人会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想借机摸清敢于反对自己的人到底是谁。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那里是马?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是一只鹿,你怎么能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在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的嘛!但是,当他们看到赵高脸上那阴险的笑容时,心里一下子全明白了。

一些胆小但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陷害。那些正直而不畏权势的大臣,坚持说那是一只鹿,绝不是马。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小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他们对秦二世说:“陛下,丞相说的没错,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将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一一除掉了。

【智慧语林】

赵高私自篡改秦始皇遗诏,陷害正直的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帮助昏君胡亥夺得王位,权倾朝野;为了达到卑劣的政治目的,他不惜歪曲事实,颠倒给白,指鹿为马。他的阴谋诡计虽然一时得逞,但最终被秦王子婴用计杀于斋宫,死后又遭到了后人的唾骂,落了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10、指鹿为马

掩耳盗铃,

望梅止渴,

曹冲称象,

凿壁偷光,

守株待兔,

草船借箭,

三顾茅庐,

完璧归赵,

霸王别姬,

空城计,

借东风,

捉放曹,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林冲夜奔,

此地无银,

刻舟求剑,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周处除三害

公元三世纪中叶,义兴阳羡(今宜兴市)传颂着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242-297),字子隐,义兴阳羡人。其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

周处父亲死亡,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象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这位“少孤,不修细行,州里患之”的七尺少年,被乡民与南山猛虎、西氿蛟龙合称为阳羡城“三害”。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三害”皆除。

周处除“三害”后,发愤图强,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因而受到权臣的排挤。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苏武牧羊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一个生长在汉朝的匈奴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

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启示】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王冕学画

明朝时候,浙江诸暨出了一个有名的画家,叫王冕。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去给地主放牛。

乡里有一所学堂,王冕听到学堂里琅琅的读书声,心里很羡慕。他常常把牛拴在树上,悄悄地走进学堂去听老师讲课,有时还向老师借书来读。有一回,他从学堂听课出来的时候,牛不见了。父亲听说他丢了地主的牛,又生气又害怕,拿起门闩就要打他。王冕吓得逃了出来,躲在一所庙里过夜。夜里,他就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借挂在佛像前面的长明灯的光亮,读从学堂里借来的几本破书。

王冕不仅喜欢读书,还喜欢画画。有一年初夏,在一个雨过天晴的傍晚,王冕到湖边去放牛。这时候,太阳透过白云,照得满湖通红。湖边的山上,青一块,绿一块,十分好看。树叶经雨水洗过,绿得更加可爱。湖里的荷花也开得格外鲜艳,荷叶上的水珠像珍珠似地滚来滚去,真是美丽极了。王冕心里想:要是能把这幅景象画下来,该多好啊!对,我先学着画荷花吧!

他向学生要了几枝破笔,把树叶捣烂,挤出汁水当作绿色的颜料;把红色的石头研成粉末,和水调匀,当作红色的颜料,就坐在湖边上画起荷花来。

起初,王冕画的荷花荷叶,都像长了翅膀要飞似的,一点也不像。可他并不灰心,画一张不像,就再画一张。他一边画,一边对着荷花仔细地琢磨。这样画来画去,琢磨来琢磨去,他画的荷花简直跟湖里长出来的一样,好看极了。

画荷花成功了,他接着学习画山水,画牛马,画人物,到后来,不论画什么东西,他都画得很好。

头悬梁,锥刺股

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战国时政治家苏秦到秦国游说失败,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每当要打瞌睡时,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

这就是平常大家说到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来历。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也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

一次夫差带领全国大部分兵力,去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见时机已到,假装赴会,领3000精兵,拿下吴国主城,杀了吴国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当初未听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践,死前,他只求,不要伤害吴国百姓。

荆轲刺秦王

秦王赵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ǎ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要他去刺杀秦王。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於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fánwūqī),跟樊於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樊於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樊於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十三岁时便杀过人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立刻穿上上朝的衣服,在咸阳宫接见荆轲。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秦武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於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叫夏无且,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

盘古开天

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有一个不知道为何物的东西,没有七窍,它叫做帝江(也有人叫他混沌),他的样子如同一个没有洞的口袋一样,它有两个好友一个叫倏一个叫忽。有一天,倏和忽商量为帝江凿开七窍,帝江同意了。倏和忽用了七天为帝江凿开了七窍,但是帝江却因为凿七窍死了。

帝江死后,它的肚子里出现了一个人,名字叫盘古。帝江的精气变成了以后的黄帝。

盘古在这个“大口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非常困难。天哪!这该死的地方!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于是他拔下自己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

“哗啦啦啦……”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觉得神清气爽。

盘古像

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

啊!太伟大了,自己竟然创造出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天地间的万物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了。

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伟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遗体并没有消失:

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皎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传说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所以,都说人类是世上的万物之灵。

太多了,你翻翻从小学到大学的语文课本都能找出几百几千个。

习有哪些成语

陈规陋习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积习难改积习:长期形成的旧习惯。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

习非成是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习惯成自然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习俗移性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习焉不察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习以为常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习与性成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

相沿成习依照相传下来的一套慢慢地成了习惯。

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右军习气右军: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比喻一味摹拟古人,不能自创一格。

安常习故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不习地土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不习水土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蹈常习故指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

蹈故习常指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同“蹈常习故”。

积非习贯指错误长久沿袭,已成习惯。贯,通“惯”。

积习成俗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

积习难除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同“积习难改”。

积习生常指积弊已久,习以为常。

【安常习故】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安其所习】安于自己所习惯的事物。常指习惯势力对人的影响和支配。

【安于所习】习惯于自己熟悉的东西。常指习惯势力对人的影响和支配,使人固守常规,不知变通。

【百里异习】异:不一样;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不习地土】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不习水土】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避嚣习静】嚣:喧哗。躲开喧闹,安于清静。

【陈规陋习】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成规陋习】指由于普遍效法而成为社会准则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或做法。

【蹈常习故】指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

【蹈故习常】指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同“蹈常习故”。

【耳习目染】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风成化习】指形成风气。

【风俗习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积非习贯】指错误长久沿袭,已成习惯。贯,通“惯”。

【积习成常】习:习惯。一种做法长期相仍成为惯例,视为正常。

【积习成俗】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

【积习渐靡】靡:通“摩”,接触。指长期养成的习惯是从细微处开始,逐渐形成的。

【积习难除】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同“积习难改”。

【积习难改】积习:长期形成的旧习惯。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

【积习生常】指积弊已久,习以为常。

【积习相沿】沿:沿袭。长期养成的习惯被承袭下来。

【家喻户习】家家通晓,户户熟悉。

【染风习俗】指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

【踏故习常】指因袭守旧,安于现状。

【玩故习常】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循常习故】循常:遵循常规。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习而不察】习:习惯。指常见之事,就觉察不到存在的问题。

【习非成俗】指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

【习非成是】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习非胜是】习:习惯;非:错误的;是:正确的。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正确的。

【习故安常】指习惯于规。

【习惯自然】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习久成性】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

【习若自然】若:像。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

【循诵习传】①指习惯于读死书、传旧闻。②指诵习。

【习俗移人】移:改变;人:指人的本性。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习俗移性】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习无不精】习:学习;精:精通。学习没有不精通的。

【习为故常】故常:常例。经常如此,养成习惯,就被当作常规了。

【相习成风】习:习惯。指都习惯于某种做法或看法,而成为一种风习。

【相习成俗】习:习惯于。相互因袭,而形成一种习俗。

【习焉不察】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习焉不觉】习:习惯;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于是”的意思。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习以成风】风:风气。习惯了,就形成了风气。

【习以成俗】俗:习惯。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成了习俗。

【相沿成习】依照相传下来的一套慢慢地成了习惯。

【习以成性】习:习惯。习惯了就养成了性格。

【习焉弗察】习:习惯;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于是”的意思。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习与体成】习:习惯。长期的习惯将会形成一定的性格。

【习以为常】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习与性成】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

【遗风余习】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同“遗风馀俗”。

【遗风馀习】见“遗风馀俗”。

【右军习气】右军: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比喻一味摹拟古人,不能自创一格。

【饫闻习见】饫闻:饱闻;习见:常见。指见闻甚多。

【朝益暮习】朝:白天;益:增加;暮:晚上。白天学习新知识,晚上就温习。形容学习用功。

习与性成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

习以为常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习焉不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习俗移性风俗习惯可以改copy变人的习性。

习惯成自然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了。

习非成是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相沿成习依照相传下来的一套慢慢地成了习惯。

积习难改积习:长期养成的习惯。长期养成的习惯难以一下改正

不习水土习:习惯,适应。指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

陈规陋习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zhidao或习惯。

安常习故安:安于,习惯于;常:常规;习:习惯;故:故旧。习惯于成规


阿哇教育-瑞文网-经典美文-优美散文-励志正能量实用好文 » 形容成语家喻户习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