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成语载营抱魄的意思及解释

形容成语载营抱魄的意思及解释,第1张

形容成语载营抱魄的意思及解释

解一下“载营魄抱一”?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精神形体配合,持守住“道”能够不离开吗?随顺气息,追求柔和,能够像婴儿一样吗?涤除杂念而深入观照,能够没有瑕疵吗?爱护人民与治理国家,能够无所作为吗?天赋的感官在接触外物时,能够安静保守吗?明白各种状况之后,能够不用智巧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作育万物而不仗恃已力,引导万物而不加以控制,这就是神奇的德。“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意即精神形体配合,持守住道,能够不离开吗?“营”是指魂,“营魄”是指魂魄,就是精神与形体。“抱”,是指保持。“载”至少有三个说法。第一,“载”是语首助词,无意义。第二,“载”即抱,前后用两个字表达同样意思,“载营魄抱一”就是“抱营魄抱一”,同样的意思用不一样的字来表示,这是文学上的表达方式。第三,“载”即承载,用车子来载人。“载营魄抱一”意即要把魂魄安顿好,守住那个“一”。“一”即“道”,因为“道”就是整体。“一”可以指魂魄合一的状态,也可以指“道”,“道”是究竟真实。“抱一”,是持守住整体,即持守住“道”。“道”是一个整体,宇宙万物都不离“道”。持守住“道”,从“道”来看一切,就会有平等之心;把握住整体,就不会有偏差的想法及其他杂念。“一”代表整体,如果从整体来考虑,每个人在生命中临时发生的不佳状况,以及短暂的不利处境,就不会放在心上,得到就是失去,失去就是得到,哪里还有个人得失的问题呢?

首“载”字,按郭忠恕佩觿卷上:“是故老子上卷改‘载'为‘哉'。”注云:“唐玄宗诏:‘朕钦承圣训,覃思玄宗,顷改道德经“载”字为“哉”,仍属上文。及乎议定,众以为然,遂错综真诠,因成注解云。'”孙诒让札迻:“案旧注并以‘天之道'断章,而读‘载营魄抱一'为句,淮南子道应训及群书治要三十九引‘道'下并有‘也'字,而章句亦同。楚辞远游云:‘载营魄而登霞兮。'王注云:‘抱我灵魂而上升也。'屈子似即用老子语。然则自先秦、西汉至今,释此书者,咸无异读。惟册府元龟载唐玄宗天宝五载诏云:‘顷改道德经“载”字为“哉”,仍隶属上句,遂成注解。'郭忠恕佩觿则云:‘老子上卷改载为哉。'注亦引玄宗此诏。检道经三十七章王本及玄宗注本,并止第十章有一‘载'字,则玄宗所改为‘哉'者,即此‘载'字;又改属上章‘天之道'为句。今易州石刻玄宗道德经注仍作‘载'读,亦与旧同者,彼石立於开元二十年,盖以後别有改定,故特宣示,石刻在前,尚沿旧义也。‘载'‘哉'古字通,玄宗此读,虽与古绝异,而审文校义,亦尚可通。天宝後定之注,世无传帙,开元颁本虽石刻具存,而与天宝诏两不相应。近代毕沅(考异)、钱大昕(潜研堂金石跋尾)、武亿(授堂金石跋)、王昶(金石萃编)考录御注,咸莫能证核。今用诏文推校石本,得其□迹,聊复记之,以存异读。”

次“抱”字,傅本、高翿本作“袌”。毕沅曰:“诸本‘袌'并作‘抱',案袌,褱也,抱同捊,取也,义异,应用‘袌'字。”

谦之案:毕说非也。广韵号部“袌,衣襟”,又云:“今朝服衣。”与“抱”字义别。经文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六十四章“合抱之木”,十九章“见素抱朴”,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傅奕本皆作“袌”。毕沅曰:“‘袌'作‘抱',非也。流俗所行,河上公、王弼诸本并作‘抱'矣。”毕说不如何据。广韵“袌”字上有“菢”字,注“鸟伏卵”,疑为“抱”字正字,义较“袌”字为优。

刘师培曰:案素问调精论云:“取血于营。”淮南子俶真训云:“夫人之事其神,而娆其精营(句),慧然而有求于外(高注“营慧”连读,失之),此皆失其神明,而离其宅也。”法言修身篇云:“荧魂旷枯,糟莩旷沈。”此之“营魄”,即素问、淮南所言“营”,法言所谓“荧魂”也。楚辞远游“载营魄而登遐兮”,王注:“抱我灵魂而上升也。”以抱训载,以灵魂训营魄,是为汉人故训。载营魄者,即安持其神也。载、抱同义。至於此文“乎”字,当从河上本、景龙碑衍,下文诸“乎”字亦然。

谦之案:刘说虽是,但以灵魂训营魄,似有未至。魄,形体也,与魂不同,故礼运有“体魄”,郊特牲有“形魄”。又魂为阳为气,魄为阴为形。高诱注淮南说山训曰:“魄,人阴神也,魂,人阳神也。”王逸注楚辞大招曰:“魂者阳之精也,魄者阴之形也。”此云营魄即阴魄。素问调精论“取血于营”,注:“营主血,阴气也。”又淮南精神训:“烛营指天。”知营者阴也,营训为阴,不训为灵。“载营魄抱一”,是以阴魄守阳魂也。抱如鸡抱卵,一者,气也,魂也,抱一则以血肉之躯,守气而不使散泄,如是则形与灵合,魄与魂合,抱神以静,故曰:“能无离?”

老子第十章载营魄抱一中,为什么非得用载字?

“载”字的应用,是对“人”所具有精神与躯体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

“载营魄抱一”是‘营载魄zhidao抱一’的倒装句。是说身体承载魂魄精神、灵魂思想,成为一体。

“营”寓意躯专体。在黄帝内经里既有“营卫”之说。

老子在这一章节中,表述的是反对浮属夸要最求朴实无华的和谐统一!!

老子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什么意思?营魄是什么意思

(1)载,这就是要厚道,要厚德载物,要承受,而不是对抗和出击。(载不是虚词!)

(2)营,要用心,用全部的力量和心思去考虑,而不要忘记,也不要三心二意。

(3)抱,圆而不离,目的是不离,又不要用力,就是勿忘无助,抱的特点是圆抱不离,不一定用手,如抱病、抱歉、抱负。只要圆而不离就是抱。

(4)魄,是气魄,是魂魄的魄,注意魂魄是不同,魄是形体部分的东西,魂就是心灵的东西。

二、抱

1、谁抱?主观的我,心,心就是神,就是你真正的我,不是客观身体的我,而是精神而自我觉知的

2、抱谁,抱一,一是什么,一就是相合的状态,就是和谐。谁跟谁和谐呢,就是心合上身。合上身体的哪个部位呢,一是要不能离开身体,二是要合上身体的“中”(这也是另一层面的一),人身体之中在于腹部(附记:身心之中在于心,心之中在于善。)

3、如何抱

(1)心不要离开自身,不要跑

(2)抱身体之一:心想腹部

(3)抱精神之一:心想善

4、如何抱好

(1)随时抱好,不要离开。“无离”

(2)每个时间都在自己检查,我抱了吗?

5、不工作了,不生活了?

(1)这个抱是勿忘无助的,是观照,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2)这个抱能让你更好地生活和工作。随时随地都好。

三、释义

所以老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你的心要接受你的形体(不要向身外,而是要向身内),要用心,不要忘记,向内跟你的身体合一,要保持这个身心相合的状态,一会儿也不要离开,难啦,做到就是圣人啦。

以上均是贴上基本符合我意。(而我是“魄”道家通“命”(精气神三气):“身心抱一”也如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一说之“和”而信仰层面之生生,非生死之说,大概就是我们民族载,这就是要厚道,要厚德载物吧。

怎样理解“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道德经》怎样理解“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老子希望我们把握到那个要领、核心――载营魄抱一。这个“载”,用大家比较容易了解的就是:用我们的身体把我们的心承载起来。事实上我们的心是比我们的身体更大!只是这里在告诉我们要让身跟心结合、连结起来,身、心对焦,身、心统合一体。

“载营魄抱一”,你用什么“载营魄”?就是“身”。这个“营魄”讲的就是我们的“心”,有的又称为心灵。要知道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由身、心组合而成。有形的“身”,就是《道德经》第一章讲的“名”。这个“心”就是《道德经》第一章讲的“道”、“空、无”的那一部分。现象界所有显相出来的一定是“负阴而抱阳”。“负阴而抱阳”同时也在告诉我们:所有的生命体,它一定是由有形的物质跟无形的“道”体连合、结合起来。

所以我们的生命是由有形的物质跟无形的心灵组成。这个心你把它称为“空、无”也好,但是绝对不是没有东西。我们前两节就跟大家提到那个“空、无”的奥妙:它是万有的创造源头!我们的“心”就是属于“空、无”这一部分。现在是让我们的心跟身要结合起来,也就是清醒、明觉活在每一个当下。身、心对焦活在每一个当下。“能无离乎?”你能不能来到身、心不要分离?你以为很简单,其实不容易!

大部分的人身、心是分离的,你的心就是跑到过去,背负着很多原罪、业障,然后背负着很多沉重的包袱。你的心活在过去、活在罪恶那种世界里面,你就没有活在当下!或是你的心否定生命、觉得生命没有什么意义,然后你想:“未来的他方世界才是正确的、才是我所要的,未来的什么世界那才是我修行要到达的,其它的都不重要、没有意义。”那表示你的心有没有活在当下?没有!冲向未来、冲向他方、冲向一个构筑你所要的梦幻世界去了。

老子跟我们讲:把那一颗心猿意马、漂浮不定的心拉下来!让它能够跟我们的“身”对焦!让“身”、“心”对焦合一。能不能来到让它们没有分离、都合一?这是要跟我们讲的修行的重点。我现在解析过之后,你就能够做得到吗?不容易!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

翻译: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出处: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

翻译: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

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老子要求我们修炼道德心境要达到:“坚忍不拔,持之以恒;致阴致阳,致柔致刚;涤除杂念,专心致志;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大智若愚,虚怀若谷;无知无欲,通达四方。”

如果帝王能够达到这种心境,老百姓就尊称他们为“真命天子”。然而,即便是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也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也沉迷酒色;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也逼反了吴三桂。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对任何人求全责备,但是我们可以按照老子给我们指明的修炼心境的标准来修炼自己。修炼自己的心境,不仅可以使自己超凡脱俗,还可以改变命运。

扩展资料: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

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

使心灵和躯体表达一致,能不分离么?

集中吐气至气顺柔和,能像婴儿么?

洗涤打扫镜子中自己,能没毛病么?

爱民治国,能不违背客观规律吗?

天门开闭,能像雌鸟产蛋一样吗?

智慧通达,能认识自己的无知吗?

生下它、养育它,不为了占有而生它,不依赖别人而做事,不为了主宰而抚育,这叫玄德。

理解:

内心想的和躯体行为完成一个目标,能够不分离么?我们看到很多人心里这样想,但是他的举动却是另一个意思,这不免使我们感到困惑。为什么很多人内心希望彼此关系变好,可是举动却让彼此关系变得更加恶劣呢?能让自己的内心和举动表达一致,就是一德。

急速的呼出气,气会很刚,如果缓缓呼气,就会很柔顺,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到平心静气么?即便遇到很让人生气的事情、很紧迫的事情,都能如婴儿般气顺致柔么?能做到,这就是一德。

用镜子照自己,不断找出自身的缺点毛病,并且完善自身,这也许是人一生的工作。不过你真的能看到自己潜意识里的缺点么?真的能认识到是哪些思维理念造成了这些缺点么?真的能彻底改正这些思维行为模式么?真的有勇气尝试新的做法并坚持,以致改正缺点么?能做到,又是一德。

爱国家,治理万民,能管住自己闲不住的管理欲望么?管理的时候能不违背社会和自然的客观规律么?能做到,又有一德。

思考事情,突然有重大收获,能不像公鸡那样叫的让人心乱么?能不能像母鸟产蛋一般,即便重大收获,也能相对平静么?能做到,就又添一德。

当智慧之光在你身上已经汇贯通,你还能看到世能界知识的博大和自己所拥有智慧的浅显么?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谦虚好学才能更上一层楼。能做到,就又有一德。

生养它,抚育它,不为了占有而生它,不依赖别人而做事,不为了主宰而抚育。就拿生养孩子来说,我们很多人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并加以命令指挥,殊不知孩子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我们不应该独占、主宰孩子。

以上的事情你都能知道么?知道了都能做到位么?

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连贯的用“德”做好,就叫“玄德”。

注释:

营,营气、是指人体生命中的血液和养分等作用《黄帝内经》、本章解释为灵魂。

魄字本义:人体躯壳。抱,本义:用手臂围住。专,集中。致,通“至”。涤,洗涤、清除。

除,打扫。玄字本义:搓线、编草绳,最后笔画,那一点就是新续的草。

览,鉴、青铜制成的镜子。玄览,远见、深查。疵,病也《说文》。门,出入口。

阖,关闭。雌,母鸟、能产卵的鸟。明,智慧。白字本义:日出与日落之间的天色。

达,行不相遇也《说文》、畅通。知,知识、知晓。畜,养育。恃,赖也《说文》。宰者,官也《周礼·目录》。长,抚育。

老子中有一句“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中的能字用现代汉语怎么解释

“载营魄抱一zhidao,能无离乎?”身体与思想(精神、魂魄)虽然是“统一体”,能不分吗?

在这里,已经明确指出“一分为二的观点”,是作为分析问题的方法。

故此才有‘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成年人‘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然而,自王弼注老子,就开始曲解了!!恰恰证明了王弼的是形而上的思维方式!!沦落到了“版机械唯物主义”的泥潭。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是转折性论证复句。

意为:虽然人的身体权与思想是“统一体”,然而,一个人不可能全部精神无时无刻地关注自己的身体没有分离的时候。

人身如一部车乘,其中装载了营和魄两样重要东西。...思想的纷繁,情百感的嚣动,常使自己魂灵营营困度扰,常在放射消散之中,散乱不堪。体能的劳动,生活的奔忙,常使精魄涣散,不可收拾。如此这般,回动用不休,不能持盈保泰,终至死亡而后已。老子说,倘使人能将营魄合抱为一,永不分离,答便可得长生的希望了。”


阿哇教育-瑞文网-经典美文-优美散文-励志正能量实用好文 » 形容成语载营抱魄的意思及解释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